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走出挨骂又挨打的转基因作物迷局

 时间:2013-06-24 15:20:00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朱毅
  
图片来自baidu

 
  作者:朱毅,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进口量最大、市场化程度最高、国际接轨最彻底的大宗作物非大豆莫属,除去作为贸易逆差中的弥补品之外,其一路的跌撞和此去之走向,对小麦、大米、玉米等其他作物都具有借鉴意义。告别愚昧和恐慌,达成发展共识,自强武功,厉行节约,方能笑傲江湖,否则国内挨骂,国际挨打的,将不仅只是大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朴素民族主义情怀的人们,见到转基因大豆又要长驱直入,定是长歌当哭豆之殇。权宜之计和长久之道间,予所见与人所见未必尽合也,下笔千言意难平,有见而喜,亦有见而怒,知我罪我,其惟此见乎?愚见此一二三四:
 
  一、豆至今日,非一日之寒

  科学技术较之意识形态,更有力量地带领着人类向前进,日新月异间改变着世界,改变了你和我。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十七年间,美国一直在引领,总是在进步,以舍我其谁的气势,稳准狠地把握住生物技术的农业机遇,成为最具国际贸易话语权的转基因作物霸主。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和阿根廷举国上下一条心,在转基因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势如破竹势不可挡。

  不能否认,国产大豆的式微是种植者和消费者的选择。国产大豆产量低,出油率低,种植人力成本高,尽管国家每年补贴数百亿元也挡不住萎缩的趋势。碍于反转人士的愚昧民意,终归我们进入了“不准种,但准吃”的荒唐迷局中,既然不禁止食用转基因大豆做的食物,那么为什么不让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转基因大豆呢?为什么不让农民种植我们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大豆呢?当然,全国有5万多小麦和水稻的科技工作者,而大豆的不过千余人。在掩耳盗铃的鸵鸟模式中耽误了十七年,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非易事。时至如今,就尊重现有格局,扬长避短吧。
 
  二、国产大豆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尽管豆殇大痛,但也要厘清一个事实,是国产大豆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才导致进口大豆增加,而不是进口增加导致国内减产。1998年,中国的大豆产量只有1160万吨,但到2007年达到了1400万吨,2010年更是达到了1650万吨的历史高点。国家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高价收储等政策措施,但农民、企业和地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使国家政策调控效果大大减弱,这两年国产豆收储价为2.3元/斤,折合4600元/吨,但仅能保证豆农不亏钱,和高产的玉米相比没有竞争力,对提高农民大豆种植意愿作用不大。反转人士有个论调就是转基因技术是给了农民闲暇,确实,非转基因大豆费工费力产量低,农民弃种也是情理之中,与进口大豆的冲击关系并不大。油脂加工企业多在沿海,出油率低两到三个百分点,且内陆运输成本甚至高于舶来转基因大豆时,选择转基因大豆也是必然的。

  大豆20%出油后,剩余就是豆粕做饲料,当下国内对二者的需求缺口都太大,大豆很难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来改变当下局面。国产大豆产量大致在1500万吨上下,如果全部自己来种植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增加5000万吨的产量,把东北三省3亿余亩耕地全种大豆也不够,也就是说目前进口大豆大致相当于进口4.4亿亩耕种面积。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在国内耕地和技术无法满足国人要吃更多动物食品的强烈欲望时,进口大豆情非所愿,也算利弊相衡取其轻吧。

  所幸转基因大豆的攻城略地,并未伤及国产大豆的元气,国产大豆不必妄自菲薄,强化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食用属性,这也是国家极力呵护之用心良苦。非转基因大豆期货的价格中心还是在中国的,当然势单力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尽管有特色,也难免要看看美豆的脸色行事。国产大豆是中国抗衡国际粮商的一个筹码,不以拙力胜人,但四两可拨千斤。
 
  三、回归传统蛋白质经济,节油少肉
  
  豆油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食用消费占总量的85%以上。城乡居民肉禽蛋奶鱼等动物源食品摄取量大幅增加,促进了豆粕饲料的大量需求。大豆可谓一箭双雕,解决咋富起来的国人对油和动物蛋白的热爱。目前城市居民平均每日油摄入量大约一两,其中一线城市可高达80克,远远超出25克的健康推荐量。吃动物食品的量也大多远远超过了100克。过去10年,中国人一步并作三步胖,平均增长的体重几乎等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平均增长的体重,全国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30.6%,肥胖率12%;18岁以下居民肥胖人群达1.2亿,走向肥胖的气势超英赶美。“与食俱进”、“与胖同行”的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自是飞速跃进。换这个角度看,不要怪国家要进口这么多大豆,要反省自己实在吃得太油了,太肉了。如果我们科学膳食,植物蛋白为主,动物蛋白为补充,从每人每天一杯奶的虚妄中清醒过来,力推每人每天一两豆,利豆利己利环境啊,进口的缺口大为减小,也拉动了国产食品豆的内需。
 
  四、对转基因作物的态度决定未来的农业安全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栽培迄今17年,肇始于欧洲的反转运动与之齐头并进,2000年进入中国,在发达国家式微,在中国春风得意马蹄疾地奋战8年,功夫不负有心人,反转声潮显现燎原之势;2008年之后,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以青出于蓝之势风生水起。

  反转派有意抑或无意,在利用和放大民众非理性情绪控制下的恐惧反应。恐吓法一马当先,广而告之转基因食品会致癌致畸致突变,终将断子绝孙,灭族灭种;保家卫国法紧随其后,大揭转基因原罪,马前卒是每个毛孔都充满贪婪的大型跨国公司,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要用转基因食品不战而屈人之兵,乃至消灭数以亿计的垃圾人口;断章取义法则时时都在用,选择性攫取各种不值一驳的证据,为恐吓添砖加瓦;胡搅蛮缠法屡试不爽,怀着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的信仰,一遍又一遍地,以初相见的激情去反复传播已经不再新鲜的谣言;最后一招就是气急败坏法,前述方法收效甚微时,尤其是在众多铁一样的事实面前,理屈辞穷,就转而图穷匕首现,“挖内贼,揪汉奸”,群起而攻之,在攻击之中自我感觉占领了道德制高点,自诩为先天下之忧而忧,拯救黎民百姓于转基因万丈深渊中的救世主。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在转基因问题上,官员应该有“吾曹不出,如苍生何”的担当,有“虽万千劫吾往矣”的担当。但遗憾的是,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苟且为服官之计容易成为惯性行为模式。在转基因问题上,缺少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智慧,更不见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的勇气。屈从害怕转基因断龙脉的愚昧民意之后果,就是低水平反智式的虚假短暂和谐,却要付出丧失发展机遇的惨重代价。

  心之所向兮,万水千山,官之担当兮,千秋万代啊。时至如今,挨骂又挨打的转基因作物何去何从,就看政府的决心和智慧了。国家层面下决心抓落实,让公众知之而不惧之,晓之而力挺之,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劲往一个方向使。

  豆已至此,玉米和水稻有足够的转基因技术贮备,箭在弦上就当发,这是考验决策者的执政魄力和协调能力的关键时刻。如果被蛊惑的民意“怕”,竟然成为被挟持的政府“怕”,从而裹足不前,那么任何的犹豫和蹉跎,只能是毁损国家农业核心竞争力,国内挨骂,国际挨打在所难免。
值得欣慰的是,小学语文课本里有这样的描述:在生物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有许多基因,科学家已经摸清了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他们把一种生物里的某种基因“搬”到另一种生物里, “搬到新家”的“大管家”如果“住得惯”,就能发挥自己的本领。读着这样的书长大的一代人,内心的强大和无惧,定是可以期许的。

  言至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夏天的绿叶盎然地在窗外绿着,仿佛,喑哑的大地,发出渴望的声音。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