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标准惹的祸——从香港奶粉“限购令”谈起
时间:2013-03-20 16:16:00

韩军花:目前我们国家关于婴幼儿食品的标准和国际上及其他国家基本是匹配的。自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我国政府就开始了标准的清理和修订工作。婴幼儿食品标准是第一批清理修订的标准。我国政府2010年发布的GB10765-2010《婴儿配方食品》、GB10767-2010《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都是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要求而修改发布的。
就婴幼儿配方奶粉来说,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是各国制定本国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础。但是不同的国家婴幼儿有不同的营养状况,也不是每一个国家都直接采纳国际标准。中国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查阅和总结了各国的资料,营养指标并不与国际法典完全一样,当时是相当的。
中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制定是在充分进行了风险评估和结合了中国婴儿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的,考虑了中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及比例和我国居民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以更加符合中国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有时候媒体上单纯评论某一指标高于或低于国际标准或其他国家的标准是片面的。
有专家或企业认为中国的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虽然不能笼统而言,但某些方面确实如此。如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在国际标准中对乳糖没有限量,但是我们要求对于正常的婴儿配方奶粉,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以保证原料是以乳为基础,不允许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中过多添加蔗糖和淀粉等物质。
还有就是一些矿物质,比如钙、锌在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中,并没有最高值限定,而只是建议了“指导性上限水平”,即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水平,但不是强制性的;但在中国标准里是强制性地规定了最高值的,超过限定,产品就属于不合格了,这也是出于国情和监管需要的考虑。
雨柳:看来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的制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具体是怎样做的?有一个具体的流程要求吧?
韩军花:我国的每一个标准制定都有严格的程序。国际食品法典标准一般是按照8步走,我们的步骤基本与此一致。
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首先是卫生部发出通知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任何公民及组织都可以申请立项;卫生部会进一步筛选提出的立项建议。立项的筛选非常严格,重复的标准立项、反映个别企业利益的项目都会被筛掉,有时候筛选过程也要经历初筛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讨论、主任会议讨论、行政部门报批等,而且最终通过的立项还会在卫生部官方网站进一步征求意见。
立项后就是起草,一般来说谁提出立项谁起草,但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会广泛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也会开很多会议,比如起草组的会议,专家组的会议,行业的会议,企业的会议,有时候甚至召开一些消费者的会议,等等。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必须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需要起草者做一些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或者参考已有的可靠风险评估数据。拿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指标来说,上下限的制定也是通过风险评估后得出的:低于某一数值可能满足不了婴幼儿的营养需求,高于某个数值也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起草单位及起草人认为已经在科学基础上比较完备地考虑了各方面意见,将标准文本上报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秘书处,秘书处专门人员将对标准的内容、格式、与其他标准的衔接、协调等内容进行初审。
初审后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上报卫生部进行公开征求意见。一半会有2-3个月左右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任何人都可以提交自己的意见。
秘书处和起草人对收集到的意见进行研究和讨论,并考虑是否采纳,在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标准的送审稿,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委员会相应的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审查。各专业委员会根据自己的职责审查本专业范围内的标准。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是由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分委员会的专家进行审查。如果专业委员会认为标准送审稿不符合已有的科学证据,将返回给起草单位重新修改,如果认为符合科学证据,通过的标准送审稿将在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上进行审议,如果审议通过,技术上的审评结束,剩下就是卫生部行政签发的程序了。
雨柳:我们国家婴幼儿配方食品的标准制定还是很严谨的,看来问题的关键是执行。
韩军花:对!标准再好,执行是关键。其实最好的质量控制时机是生产过程,终产品的检验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很多人认为有标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或者是出了问题就是标准的责任。其实,标准只是一种工具或手段,是用来达到质量控制的工具,如果人们不好好利用这个工具,这个工具再好用也毫无价值。
以科学为基础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要求用正常原料、正常生产工艺,不可能把所有作假、造假、违法犯罪都考虑进去,因此企业内控很重要,从原料着手就应该严格遵守商业道德。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最近完成了对于我国GB10765《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跟踪评估,被调查者包括监管部门、检验部门、企业,在回答“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大家都认为是“企业的自律性差,违法生产等”,而不是网传的那样标准不完善或者没有标准等原因。因此,保证好的产品质量,企业是关键,是第一责任人,另外就是监管要到位,共同把握婴儿配方奶粉的质量关。
雨柳:谢谢韩老师。其实严格按标准生产食品,不但是消费者的生命线,也是企业的生命线。海外购婴幼儿配方奶粉就是最好的例证。希望有关企业能痛定思痛,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