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饭面条 孩子营养摄入远不够
时间:2016-01-13 12:54:35
来源:新京报
图/Gettyimages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食品企业共同调研的6-36月龄婴幼儿膳食营养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沈阳、兰州、郑州和苏州8城市的1409名婴幼儿,其食物种类集中在配方奶、米饭、面条、猪肉和鸡蛋组成的5大食物,但果蔬摄入“非常不理想”,而米饭和面条等“低营养密度食物”摄入过多,辅食种类少且质量较差。
婴幼儿水果蔬菜摄入太少?米饭、面条属于低密度营养食物?这对于喜欢吃大米、白面、果蔬的中国妈妈来说,有些出乎意料。
对此,新京报记者请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对此项报告进行解读,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最新成果,对提高婴幼儿辅食质量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问题1 米饭面条等低营养辅食摄入过多
提高奶蛋肉的饮食比例
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雀巢研发中心和雀巢营养科学院发布的婴幼儿膳食营养报告指出,8城市婴幼儿食物种类非常集中在配方奶、米饭、面条、猪肉和鸡蛋组成的5大食物。建议减少米饭和面条等低营养密度食物,提高奶、蛋、肉等高营养密度的食物比例。
●解读:
中国营养学会认为,7-12月龄婴儿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幼儿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来自辅食的铁更高达99%。婴儿最先添加的辅食应是富铁的高能量食物,在此基础上逐渐引入其他不同种类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营养素。
●支招:
中国营养学会《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辅食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从一种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如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肉泥等,逐渐过渡到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如烂面、肉末、碎菜、水果粒等。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米、面营养高低还要看烹调方式,汤泡饭、稀饭、汤面等可降低热卡,建议家长对1岁左右的孩子可选择软干饭。
问题2 果蔬摄入情况不理想
直接吃水果而不是果汁
调查发现,婴儿配方粉及成长型配方粉是6-36月龄婴幼儿获取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B2、B6的最主要来源,供应量均超过总摄入量的1/3。
而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非常不理想,果蔬来源的维生素C等营养素贡献很小。大量维生素C及B1的摄入主要来自奶粉和鸡蛋,表明果蔬对中国婴幼儿日常饮食微量元素的贡献不是很明显。
●解读:
参与调研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王培玉等专家指出,蔬菜水果不仅能提供多种天然的微量营养素,还可以降低成人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提到,在实际临床中,大城市并不常出现孩子果蔬摄入不足。在其接诊的营养不良儿童中,平均每10个孩子有3-4个反而是因主食摄入不足而果蔬摄入过多,导致低体重等营养不良现象,“这说明有些家长对果蔬摄入重视过头了。”
●支招: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对营养状况比较好的孩子来说,主食摄入得比较好,进食习惯没有太大问题,家长不必过度紧张。推荐给孩子直接吃水果,而不是果汁,因为果汁除含糖高外,其纤维素在加工过程中也会被人为过滤掉。蔬菜可选择深绿色的,其富含β胡萝卜素。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2007):6-12月龄婴儿每日推荐摄入蔬菜和水果各25g-50g;1-3岁幼儿每日推荐摄入新鲜绿色、红黄色蔬菜以及菌藻类150g-200g;新鲜水果150g-200g。
问题3 膳食补充剂57%婴幼儿都食用
不必补充太多维生素胶囊
研究人员发现,与婴幼儿果蔬摄入不足相对的是,营养补充剂已成为这一年龄段儿童获取维生素A的第二或第三大来源,贡献率为22%-25%,同时也是铁、锌、钙的主要来源。在1409名接受调查的儿童中,有57%使用膳食补充剂,品类主要为鱼肝油、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解读:
一些研究证明,维生素片的作用或许被“神化”了。“维生素应尽量从饮食中补充。觉得自己缺乏某种维生素,通过吃维生素片或胶囊来补充,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单纯吃维生素C不仅没有抗氧化作用,反而会触发体内自由基加速氧化反应,因此应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而不是用维生素胶囊之类的代替。
●支招: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陈克:正常孩子没有必要通过维生素等补充剂来摄入营养元素,而是应倡导通过正常饮食来补充。如果孩子已存在营养不良、厌食偏食或维生素明显缺乏等症状,此时可适当食用膳食补充剂。
问题4 婴幼儿钠摄入超标
保持食物原味别额外调味
调研人员还发现,婴幼儿的钠摄入量远远超过推荐供给量,而主要来源是辅食中额外添加的调味品(即食盐)。应避免额外加调味品,这对预防婴幼儿因食盐摄入过多而可能导致的成年高血压等慢性病有重要意义。
●解读: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如牛奶、肉和贝类、面包、加工过的肉类、零食以及调味品等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很高。而随着饮食模式发生变化,人们对富含钾的水果、蔬菜和膳食纤维(如全粮)摄入数量减少了。钠摄入过多及钾摄入过少均可增加高血压等患病风险。
中国营养学会去年底修订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也提到,淡口味食物有利于提高婴幼儿对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减少偏食挑食,降低儿童期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支招:
中国营养学会《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婴幼儿辅食应单独制作,保持食物原味,不需要额外加糖、盐及各种调味品,1岁以后逐渐尝试淡口味的家庭膳食。
世卫组织:建议成人每天盐摄入量低于5克,对2-15岁儿童,应根据其能量需求将摄入量相应下调。所有食用盐均应加碘或用碘进行营养强化,这对胎儿和幼童的健康大脑发育有利,也会优化心智功能。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上一条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