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农户用不明白色液体处理蒜苗!你猜不到加了什么...

 时间:2016-05-12 11:13:10    作者:钟凯
  
  蒜薹(又叫蒜苗)是大蒜幼嫩的花茎,是我国居民常吃的一种蔬菜。

  你一年四季都能在菜场买到它,是因为有大棚种植的反季节蒜薹吗?并不是。

  【一季收获,全年享用】

  蒜薹每年只产一季,主要在5-6月间收获,全国产量大约7亿公斤,除少量蒜薹出口日、韩等国,主要是供应国内市场。

  新鲜收获的蒜薹只有一小部分直接卖掉,多数是被储存了起来。

  蒜薹是目前我国蔬菜保鲜业中贮量最大的品种,它的贮藏期很长,从收购到出库有8-10个月的时间,也就是说要一直卖到第二年的新蒜薹上市。

  在这期间农户待价而沽,因此其经济效益很好。

  【蒜薹储存不易】

  蒜薹采收时气温较高,新陈代谢旺盛,表面又缺乏保护组织,因此容易失水、老化、纤维增多,在常温下最多放10-20天就不行了。

  因此蒜薹需要贮存在0度左右的冷库中,条件好的还要用一种叫做“硅窗袋”的东西装起来。

  硅窗袋是在普通塑料袋上加一块硅橡胶薄膜,这种袋子能够选择性的透气。

  通过将氧气浓度控制在5%以下,同时控制二氧化碳的浓度,让蒜薹处于“休眠”状态。

  【蒜薹泡甲醛?不太可能】

  视频中的那些人并不是准备出售蒜薹,而是为贮存做准备。

  他们蘸的白色液体是什么呢?

  网上传言是用了甲醛,或许是受到了“大白菜喷甲醛”的启发,但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首先甲醛的溶液应该是澄清的,而且甲醛挥发性很强,对眼睛和呼吸道刺激强烈。

  甲醛危害健康尽人皆知,而视频中的人既没有戴口罩也没有用眼部护具,他们总不会坑自己吧?

  其次甲醛防腐一般是针对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东西,比如动物标本,蒜薹用甲醛防腐的效果并不会很好。

  如果他们真的加了,建议来看看我的科普,下次换个效果好一点的哈

  【很可能是杀菌剂】

  实际上白色不明液体里很可能有某种不溶于水的杀菌剂,而白色是因为加入了乳化剂,帮助药剂溶解。

  为什么要用杀菌剂呢?

  尽管冷库温度低,但有些霉菌依然可以生长。

  其中对蒜苗威胁最大的是灰霉病,它可以让薹梢发霉,甚至导致蒜薹腐败。

  一般蒜薹贮存到3-4个月的时候,灰霉病开始发作。

  一开始只有些灰白的霉斑,然后逐渐从梢部扩展成一片,进而传染给其他蒜薹,造成农户的巨大损失。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视频中蒜薹蘸药液的正是梢部,当然也可以将杀菌剂配成水乳液喷洒。

  【咪鲜胺?】

  我国批准的农药中有许多杀真菌的药剂,但并没看到注册用于蒜薹的。

  最可能的是一种叫咪鲜胺的杀菌剂,它可以用于大蒜和菜薹,可惜不包括蒜薹。

  当它用于大蒜时也是对抗真菌病,比如叶枯病。

  咪鲜胺和其他几种咪唑类化合物都是低毒、广谱、高效杀菌剂,它在欧盟也可以合法使用。

  【其他可能?】

  咪鲜胺的成本相对较高,往往用来处理出口的蔬菜,比如青岛一些企业做出口日韩生意的。

  或者用来处理高附加值的果蔬,比如龙眼、芒果。

  为了节约成本,农户会不会使用其他便宜一点的抗菌剂,比如百菌清、多菌灵等?很难说。

  此外在农业实践中,往往是多种药剂复配使用,市面上有些果蔬“保鲜剂”就包含多种成分。

  除了杀菌剂,还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1-MCP,2,4-D等),用来抑制呼吸作用和细胞分裂,阻止营养物质向花苞迁移。

  也可能含有壳聚糖等物质,帮助药剂形成一层保护膜。

  【真相有待核实】

  目前正是蒜薹的收储季节,出现这种模棱两可的信息对农户的影响很大。

  从视频并不能准确判断白色不明液体里面到底是什么成分。

  也不可能目测出各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残留是否安全。

  甚至连这些东西能不能用于蒜薹的保鲜处理都是未知数。

  一切都只能等待产地的农业主管部门调查核实,希望能很快有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现代农业和食品供应体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从农药、化肥到食品添加剂,食品和食品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即使是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使用,这也是一个“风险”。

  陌生,本身就是令人担心的。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