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新突破:贫血率下降4成
营养不良:贫困地区儿童难以逾越的鸿沟
目前,贫困地区人们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膳食质量仍有待提高,特别是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增加,贫困地区儿童膳食改善进展缓慢,其中蛋白质、维生素A、钙、铁等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情况尤其明显。根据《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3》显示,我国农村7~15岁学生中,约1200万人贫血,1800万人低体重和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会引发生长迟缓、体重过低;贫血会不可逆地影响青少年身体和智力发育;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则造成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指出,选择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高贫困农村儿童的膳食质量,可有效改善农村儿童的营养状况,这是重要而且紧迫的国家需求。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翟凤英前往项目目标学校进行中期考察
2012年,“中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正式实施。其中,中国营养学会根据我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状况、确定营养包的配方等; 汤臣倍健承担项目的全部费用,包括前期研究、相关调研、营养包的生产和项目实施等;全球儿童营养基金会在项目的各个重要环节中提供指导。
该项目历时三年,在广东、湖北和河北三省中随机抽取6个贫困县选择18所小学作为目标学校,对其中6500名6-12岁学生进行“营养包”干预,并配合相应的营养知识教育,帮助他们改善营养失衡状况,促进健康发展。
项目组在目标学校进行基线调查
营养干预:儿童贫血率、消瘦率等显著下降
翟凤英表示,基于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状况并综合考虑干预的成本和效果及未来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以“缺什么补什么”为目的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汤臣倍健“营养包”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农村儿童营养干预方法。
报告显示,经过科学的营养干预,项目涉及的贫困地区儿童在贫血率、消瘦率、生长迟缓率等营养指标方面均实现了显著改善。
其中,广东区域进行营养干预的学校学生贫血率由超过7成下降到不足3成,为三省中贫血状况改善最明显的省份;河北进行营养干预的学校学生维生素A缺乏率由干预前37%下降到干预后8.9%,下降率达76%;此外,对于生长迟缓率及消瘦率,进行了营养干预的学校学生该指标明显下降,其中广东地区生长迟缓率下降率40%,河北地区消瘦率下降率达33%;而学生患病率广东地区改善显著,广东地区下降率达48%。
翟凤英表示,这一结果说明“营养包”结合必要的营养教育,是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营养包”可以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学龄儿童对蛋白质、铁、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摄入状况。
中国营养学会和全球儿童营养基金会代表在广东目标学校进行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进行考察
“营养包”:或成农村学龄儿童营养改善范本
汤臣倍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该项目相关负责人杨铭认为,贫困地区儿童之所以营养缺乏,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收入低、膳食结构单一,日常主要以米粥、米饭、自产青菜和咸菜为主要食物,肉、蛋和奶类食物消费量较低。同时,农村地区父母教育水平不高,加之青壮年人群外出工作,留守儿童增多,贫困农村家庭很难为儿童提供良好的照料和膳食,而这种状况对农村儿童营养状况非常不利。
专家认为,“中国贫困地区学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证实了为贫困地区学龄儿童提供营养包以及营养教育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可行性,也成为农村学龄儿童营养改善的一个范本,为解决贫困地区儿童营养不良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向。同时项目发起人也呼吁更多人能够加入到关爱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改善的行列中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促进贫困地区儿童的健康成长。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