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引入“国际共治”保进口食品安全

 时间:2016-06-14 11:32:30  来源:绿松鼠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间,进口食品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5.2%,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市场,进口食品安全监管难度随之增加。值得关注的是,“十二五”以来我国实现了进口食品安全零事故,而守住这道“关卡”的,正是国家质检总局。

  6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在接受绿松鼠专访时表示,食品供应链的国际化,保障进口食品安全,需要供应链上的相关方各履其责、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形成“共治”格局。将“治理”理念引入进口食品安全管理,既符合食品行业的客观现实,也契合当前政府职能转变的改革需要。



▲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 林伟

谈食品供应链全球化“共治”模式须多元主体共同协作

  ▶ 绿松鼠:与传统监管相比,进口食品“国际共治”模式有哪些不同?

  林伟:目前进口食品农产品已占到国内供应总量的10%左右,成为百姓餐桌上食品的重要来源。相较于国内食品,进口食品供应链更长、更复杂,涉及的责任主体分布更广泛,加之受主权管辖、监管成本以及有限信息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食品安全监管难度更大。因此,我们引入“国际共治”,核心在于多元主体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协作,保障进口食品安全。首先,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好主体责任,保证进口食品符合我国食品安全要求;其次,出口方政府必须保证生产经营者按照中国食品安全的要求生产和出口;再次,我国检验检疫部门监管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而行业协会、消费者等也要履行好各自职责,形成“共治”格局。

  ▶ 绿松鼠:“共治”的责任配置如何体现在进口食品安全制度体系中?

  林伟:我国建立了覆盖“进口前、进口时、进口后”三个环节的进口食品安全治理制度体系,充分体现了全供应链“治理”理念。“进口前”将监管延伸到境外源头监管,对出口方食品安全体系全面审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允许进口。设立注册管理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不允许注册,截至2015年累计对1.5万家境外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注册。此外还设立输华食品出口商和进口备案管理、输华食品随附官方证书、进口商对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审核制度等。

  在“进口时”环节主要是设立口岸检验检疫监管、输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检验检疫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制度等制度,防范风险流入境内。在“进口后”环节,通过完善进口食品追溯体系和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最后“一公里”安全。比如实行输华食品进出口商和生产企业不良记录,对有不良记录的生产经营者严厉惩罚,并进行质量约谈。“十二五”期间,共有204家境内外企业被列入进口食品企业不良记录名单。

  ▶ 绿松鼠:“共治”体系推进取得了怎样的进展?

  林伟:“十二五”期间,质检总局共检出109个国家(地区)不合格进口食品12828批、6.8万吨,全部退运或销毁,未进入国内市场,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问题,守住了进口食品安全“底线”。


谈进口婴幼儿奶粉监管连续三年对所有乳粉专项“大体检”

  ▶ 绿松鼠: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检总局建立了怎样的监管体系?

  林伟:质检总局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实施全程严密监管,严格审查出口国家或地区及其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目前仅有18个国家74家生产企业的婴幼儿乳粉允许对华出口,对每批进口乳粉实施严格检验检疫,还要求随附出口方官方证书,进口商提交检验报告等。

  我们还制定了三项特殊规定,即不得进口保质期不足三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进口大包装婴幼儿配方乳粉到国内分装、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进口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等。应该说,我国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实施了极为严格的监管制度,实践证明这些制度行之有效,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多年来未发生严重食品安全事件。

  ▶ 绿松鼠:“对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开展全面检查”列入了国务院《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质检总局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

  林伟:我们制定了今年的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监督抽检计划,对所有进口乳粉进行全项目“大体检”,覆盖向我国出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所有国家、所有企业、所有品牌、所有品种以及所有国标规定项目,这已是我国连续第三年进行这样的专项检查。此外,从5月13日至8月13日,我们还将加大对所有进口婴幼儿乳粉监督抽检,按其生产日期进行抽检。一旦发现有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控制措施,直至禁止进口。


谈进口食品科普直接进社区更接地气

  ▶ 绿松鼠: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质检总局如何进行食安科普?

  林伟:我们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将继续在全国开展“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活动,主会场设在苏州。进社区科普更“接地气”,除发放宣传材料、接受咨询外,还开设了进口食品安全知识小课堂、“线上科普”,供广大消费者免费浏览和下载。

  ▶ 绿松鼠:连续两年举办“进口食品安全进社区”,为什么选择这种形式宣传?

  林伟:消费者是进口食品安全链条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从2015年开始,我们决定将“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作为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日活动,目的是通过与消费者面对面进行交流与沟通,增进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安全常识的了解,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氛围。



局长教您选购“靠谱”进口食品

  为保障合法权益,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林伟为消费者购买“靠谱”进口食品提供了四点“窍门”。

  ①    看中文标签。

  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有中文标签,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因此外包装没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可判断为“不靠谱”,建议不要购买。
 
  ②    看检验检疫证明。

  检验检疫部门对每批经口岸查验的进口食品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消费者可向经销商索取该证明。没有该证明的,也可判断为“不靠谱”。

  ③    看产品准入。

  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官网首页,在“总局概况”栏目下的“司局”中找到“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进入该子页面,找到“符合评估审查要求及有传统贸易的国家或地区输华食品目录”信息系统和“进口食品进出口商备案信息查询”系统,可查询进口食品准入情况。对于肉类、乳制品、水产品、燕窝、肠衣、植物源性食品、中药材、蜂产品等8大类食品,如果一些市场上、网络上热销的食品并不在目录中,说明该产品尚未获得进口准入,有可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进入的,如“神户牛肉”就属于这类“不靠谱进口食品”。
 
  ④    专业咨询。

  如购买进口食品时有疑问,可向出具检验检疫证明的检验检疫部门咨询,咨询电话是当地区号+12365。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