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廉价”葡萄酒葡萄含量为零

 时间:2014-11-19 17:14:00  来源:大庆网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对不同价位的葡萄酒及自酿葡萄酒进行检测

  “廉价”葡萄酒葡萄含量为零

  专家支招:可用面巾纸和洗衣粉进行简单测试

  实验地点: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分析实验室

  科普专家:郭德军教授

  指导教师:张爱武 高级实验师

  实验人员:沈琰 杨义杰(均为在读研究生)

  实验结论:一瓶750ml的纯葡萄酒,仅成本便要50余元,低于此价,酒里很可能葡萄汁含量不足。本次实验用酒,其中“廉价”的两瓶为“三精一水”勾兑而成。

  葡萄酒已知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600种,另外它因为具有美容养颜等功效,被 “ 红控”们称为“ 可以喝的面膜”。

  市场上销售的葡萄酒,价格从十几元至几千元不等,差价如此悬殊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本期“较真儿实验室”,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的专家,通过实验和计算价格两种方式,为您揭开谜团。

  验前科普

  葡萄酒呈现出玫瑰红色,是因为酒中含有名为“ 花色苷”的物质。这种物质来自葡萄本身,是天然色素。

  “花色苷”遇碱,会发生化学反应,变成蓝黑或紫黑色。

  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以鲜葡萄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含有一定酒精度。所以,真正用葡萄酿造的红葡萄酒中,肯定会含“花色苷”。如果红葡萄酒遇碱未发生颜色改变,说明酒里没有“花色苷”,也就没有一丁点葡萄汁。

  这样的葡萄酒,多是用色素、香精、酒精加水勾兑而成的,也就是所谓的“三精一水”。这样的葡萄酒,饮用之后,不仅对身体没好处,还会带来危害。

  实验过程

  本次实验,为了证实市场上销售的不同价格红葡萄酒是真是假,记者随机买来15元/瓶、25元/瓶、188元/瓶和自酿葡萄酒,共计4个实验样品。

  通过瓶上商标可以看到, 3个瓶装红葡萄酒的配料依次为:葡萄汁、白砂糖;葡萄原酒、白砂糖;葡萄。

  3个瓶装红葡萄酒,均“声称”其中含有葡萄。

  红葡萄酒中的“花色苷” 与碱发生反应变色后,会再次发生化学反应,很快变回红葡萄酒的原来颜色。为了把实验结果稳定住,利于读者们观察,实验人员利用滴管,把一张滤纸分成4个区域,并在上面进行实验。

  专家解读

  通过实验看出,15元/瓶和25元/瓶的红葡萄酒中没有一滴葡萄汁,酒中颜色并非均匀存在,明显是勾兑的。

  专家说,有极少数商家,为应对类似的实验,在酒中加入合成物质,也会导致加碱后颜色改变。市民可根据酒滴在纸上的均匀程度变化,来判断是否为勾兑酒。

  葡萄酒多少钱一瓶才靠谱?郭德军教授给您介绍了葡萄酒的成本价。

  今年葡萄上市的批发价为5元/公斤,葡萄酒每瓶为750ml,酿造一瓶约需1.25 公斤葡萄,价格为6.25元。酒瓶价格2元钱,木头塞、塑封口和商标价格3 元钱。税费约是成本价的50%为5.6元,运输费约是成本价的40%为4.5元。另外,包装成本5元,人员开支、水电、机器折旧、存储、场地等费用,加在一起差不多要25元钱。

  这样算起来,一瓶750ml的纯葡萄酒成本价为:原料11.25元+包装5元+税费运输费10.1元+额外支出25元=51.35元。

  所以市场售价60元钱以下的葡萄酒,不会是100%纯葡萄酿造,一些低价葡萄酒,很可能一滴葡萄汁都没有。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