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虫子的分泌物能吃吗?你嚼的口香糖里就有!

 时间:2017-08-18 10:06:25  来源:原创  作者:钟凯
  口香糖是一种常见休闲食品,吃它并不是为了营养,因此其成分和普通食品有较大差别,被誉为添加剂最多的食品之一。

如果你仔细看配料表,可能会看到一个叫紫胶的东西。

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紫胶是一种合法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很好,国际食品法典和欧美国家都允许用。

不过它的真实身份是虫子分泌物,所以有的人可能觉得无法接受吧。

其实紫胶的价格昂贵,你要是不希望用它,厂家还巴不得呢。

紫胶也可以入药,叫做紫草茸,价格挺贵,是一些山区农户的经济来源之一。


 

【紫胶是什么】

紫胶又叫虫胶、赤胶、紫草茸,是紫胶虫的分泌物。

紫胶虫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植物寄生虫,全世界约有20多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南亚和澳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10多种。

它不挑食,可以寄生在300多种植物上,其中在中国比较常见的是黄檀树、合欢树、木豆树、马槟榔等。


 

紫胶是唯一的动物树脂,其成分十分复杂,其中70-80%是树脂,余下成分包括紫胶蜡、紫胶色素和水分等。

紫胶具有绝缘、防潮、耐酸、防腐、防锈、粘合力强、热塑性强、固色性能好、无毒无害等优点,是化工、轻工、食品、医药、军工、机电等领域的重要原料。


 

【紫胶怎么来的】

幼年的紫胶虫会成群结队的在树上寻找合适的枝条,一旦找到就会定居下来。

其中雌性紫胶虫可以分泌紫胶并在体外形成胶壳,壳上留有3个孔洞用于通气和排泄,她就躲在胶壳里享用植物的汁液并孕育下一代。

紫胶虫每年可以养2季,4-5月和9-10月分别收获一季。

收获的时候是将包裹紫胶的枝条砍下来,然后经过清洗、去除杂质并提纯,得到不同用途的紫胶。

紫胶价格较贵,能卖到好几万块钱一吨,是山区农户脱贫的渠道之一。


 

【蚂蚁保姆】

看过动物世界的朋友应该知道,蚜虫和蚂蚁可以形成奇妙的共生关系。

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排出蜜露供养蚂蚁;蚂蚁负责驱逐蚜虫的天敌,同时享用蜜露。

紫胶虫和蚂蚁的关系类似,但蚂蚁对紫胶虫有更重要的意义。

首先,紫胶虫排出的蜜露是以微小液滴的形式喷出,但在干旱的季节,蜜露糖分含量高、粘稠度大,容易黏在紫胶虫身上,导致气孔堵塞。

紫胶虫寄生在树枝上不会移动,最后就会被憋死。

其次,如果蜜露集聚在枝条和叶片上,温暖湿润的条件下很容易生霉,导致寄主植物生病,紫胶虫就会营养不良,所以蚂蚁吃掉蜜露可以说是救了紫胶虫一命。

此外,研究发现,蚂蚁会用触角拍打紫胶虫,刺激它分泌更多蜜露。

不知道是应激反应还是加快新陈代谢的缘故,有蚂蚁光顾的紫胶虫不但蜜露分泌更多,紫胶分泌也更多,虫体也长得更大。


 

【国产紫胶】

世界上紫胶产量排前三位的是印度、泰国和中国,印度曾经垄断国际紫胶贸易。

在上世纪30年代,印度的产量高峰时,年出口紫胶3万多吨。

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整个南亚受到干旱和高温天气影响,紫胶产量急剧下滑,有些地方几乎绝收。

中国人对紫胶的利用,至少可以追溯到晋代,但主要方式是从番邦进口。

大约在上世纪60年代,紫胶虫人工养殖在国内兴起,当时主要养殖的是中华紫胶虫。

这个品种虽然紫胶产量高,但质量偏低、价格受限,因此在80年代又引进了国外的一些优良品种,比如印度的紫胶蚧和巴基斯坦的信德紫胶虫。

目前国产紫胶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等省,其中云南的紫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90%。

据估计,中国每年的产量大约在4000吨以上,但生产潜力达到3万吨。


 

【食品应用】

紫胶安全性很好,国际食品法典和欧美国家均允许它用作食品添加剂。

中国的国家标准规定,紫胶可以用作食品的被膜剂和口香糖的胶基物质。

比如糖果、巧克力涂抹紫胶不但可以提升表面光洁度,还可以防潮、防结块,延长贮存时间。

用紫胶给面包、糕点进行涂膜处理,可以有效地防止霉变,延长保质期。

需要长时间贮存的水果需要用保鲜剂,主要作用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呼吸作用、减少腐烂、改善外观。

紫胶可以用于柑橘和苹果的保鲜,相比不做处理的水果,其失水率降低30%左右,营养指标也明显更好。

紫胶可以提取红色素,对光、热比较稳定,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天然着色剂,可以用于碳酸饮料、果蔬汁、果酱、巧克力等。


 

【其他应用】

在医药行业,它主要用于药丸、药片的防潮糖衣,药品密封、上光,缓释药物的肠溶包衣等。

在军工领域,它可以用于弹药防潮和火药粘合剂。

在电子行业,它可以用于电气元件的绝缘处理。

在橡胶和塑料工业,它可以用于改良产品性能,生产特殊用途的材料。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皮革和纸张上光,纺织行业的染色等。

好,故事讲完了,那么,口香糖,要不要来一颗呀?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