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后有毒?吃多了致癌?你对味精有多少误解
1. 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都是谷氨酸钠,二者并没有很大区别。
2. 谷氨酸钠在人体内天然就存在,在很多食物中也天然存在。
3. 谷氨酸钠的安全性很好,并没有证据显示它会使人致癌。
4. 谷氨酸钠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只是没有鲜味而已。
5. 味精和鸡精中也有钠,还是应该少吃。
味精、鸡精是很多人家里都会用到的调料,它可以让食物的味道更鲜美。
不过,网上总是流传这个“味精是化学合成产品”“味精加热会致癌”的传说,说“当温度超过100℃时,味精会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钠,危害健康甚至致癌”。
味精到底是怎么做的?真的会致癌吗?到底还能不能吃?
味精和鸡精,到底有什么区别?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也是鲜味的来源。我们经常形容味美的食物 “鲜”,鲜是一种味道,它是1908 年由日本科学家发现并命名的,最早发现鲜味来源物质就是谷氨酸钠。
1909 年,“味之素”味精开始在日本大量生产,主要成分就是谷氨酸钠,目前大量生产味精的方式是细菌发酵,工艺和酿酒、制醋、造酸奶类似,根本不是什么化学合成。
而鸡精因为它的形象里有一个小鸡,很多人就认为它是鸡肉做的、更健康。其实,这完全是你自己的个人想象。
鸡精的主要成分还是味精。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料,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40%左右。鸡精中除了味精之外,还有淀粉(用来形成颗粒状)、增味核苷酸(增加味精的味道)、糖、其它香料。
所以,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其实是一样的,并没有孰好孰坏之分。
味精到底有没有害?
一直有说法称味精、鸡精有害,吃了会使人致癌。但实际上,这些说法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谷氨酸盐致癌?
说味精致癌的一个理由是味精中的谷氨酸盐致癌。 但是,谷氨酸钠在很多食物中就天然存在。比如我们很多爱吃的葡萄汁、番茄酱、豌豆,都有一些谷氨酸钠,所以你才会觉得味道很鲜。既然葡萄、番茄无害,为何味精就有害呢?
至于水解后的谷氨酸更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谷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之一。在含有水解蛋白的食物中天然存在谷氨酸钠,比如酱油是水解蛋白质得到的,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在1%左右,而奶酪中还要更高一些。有些水解的蛋白质,比如水解蛋白粉,或者酵母提取物,其中的谷氨酸钠含量甚至高达5%以上。
味精加热会产生致癌物?
另外一种说法是,味精中的谷氨酸钠加热到 120℃ 以上时,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而焦谷氨酸钠致癌。
的确,味精、鸡精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这种物质在超过120℃的时候,容易转变成一种可以致癌的物质——焦谷氨酸钠。但实际上,焦谷氨酸钠并不会致癌,只是没有鲜味而已。况且,味精的说明书都会会建议大家出锅前放味精。
所以,只要出锅前放味精,温度并不会很高,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国际上的权威机构也围绕味精的安全性做了大量的评估研究,目前都没有发现过它能产生危害。只有个别动物实验发现在“大剂量”下,对于某种非常敏感的老鼠有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不过所需要的大剂量远远高于人类食物中可能使用的量,正常饮食根本达不到那个量。
因此,目前国际上的权威机构,比如美国FDA、美国医学协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组(JECFA)都进行过评估和审查。
-
JECFA评估中认为味精没有安全性方面的担心,因此在食品中的使用“没有限制”。
-
美国FDA的一份报告认可“有未知比例的人群可能对味精有所反应”,但是针对整体上的味精,他们赞同JECFA的结论,就把味精归入食品分类中最安全的“一般认为无害”(GRAS)一类了。
也正因如此,国际上很多国家都允许谷氨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比如,欧盟、澳新和我国允许味精的使用。
还能吃味精吗?
从安全角度,正常使用的味精、鸡精其实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不过,从更营养角度,味精也有它的问题,那就是钠含量比较高,多吃并不健康。高钠饮食容易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增加 2 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另外,欧盟最新评估还对味精的摄入提出了一个推荐量的限制。
欧盟食品安全局发表声明,对涉及谷氨酸和谷氨酸盐安全性相关研究报告进行重新评估之后,认为需要限制消费者摄入这类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并设定限量为(ADI)每天每公斤体重30毫克,对于一个体重为60千克的成年人来说,这就相当于每天不到2克味精。
因此,建议大家还是不要吃太多味精。尽量在家里吃饭,少放盐和味精、鸡精,这也是保证健康的重要一步。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鸡精里面一般都会有一些食盐,如果在炒菜和做汤时用了鸡精,盐也要相应减少。
参考资料:
-
United States 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 for Substances (21 CFR § 182.1):
-
EFSA reviews safety of glutamates added to food.
-
Scientific opinion on re-evaluation of glutamic acid (E 620), sodium glutamate (E 621), potassium glutamate (E 622), calcium glutamate (E 623), ammonium glutamate (E 624) and magnesium glutamate (E 625) as food additives.
-
Summary of Evaluations Performed by the Joint FAO/WHO Expert Committee on Food Additives.MONOSODIUM L-GLUTAMATE.
-
S. Jinap, P. Hajeb. Glutamate. Its applications in food and contribution to health.Appetite,Volume 55, Issue 1, August 2010, Pages 1-10.
-
FSANZ: Glutamates and food.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