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食品安全 重庆市投3500万元建快检体系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非法添加非食品添加剂、更换包装、更改生产日期再售……日前,国家工商总局表示,今年将对流通环节各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继续保持严打态势,加大抽检力度及频次。对此,重庆市市工商局昨日发布消息称,重庆市已全面启动食品快速检测体系,去年共投入资金1100万元用于快检设备购置,今年还将投入3500万元。
全国率先建三级快检体系
据悉,重庆市工商部门去年率先在全国建设食品快检体系,即重庆市工商局设食品快检中心、区县分局设食品快检工作站、基层工商所设食品快检工作室。重庆市工商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重庆市工商局共投入1100万元,购置202套多功能食品综合检测仪、100台快速检测车。目前,这些设备均已全部配发到该局食品处、各区县工商分局食品科和157个基层工商所。
“以往工商部门配备的快检设备主要是各种化学试纸、试剂,只能检验出食品中是否含有害物质,但不能精确其含量,可检测的危害物质项目也比较少。”该负责人称,新的食品快检设备则像一个小型化学实验室,可对火腿肠、卤肉、腊肠等目前市面上所有共计28类食品中可能添加的有害物质进行精确初测,包括亚硝酸盐、二氧化硫、三聚氰胺、吊白块、重金属、防腐剂、色素等20余种。
该负责人介绍,除了可检项目增加到20余种,一些以前不能检测的项目,如重金属、罗丹明B现在都能检测出来,还能精确到具体含量,几秒钟即可显示结果。
据了解,检测过程中,只需将检测物捣碎,并以纯净水浸泡10至15分钟,利用离心机和超声波进行充分溶解、过滤。然后从中提取少量溶液,加入欲检测项目专用的化学试剂,摇匀后放到多功能食品快检仪中,选好检测食品类别、检测项目即可。
去年查处食品违法案925件
“快检仪的鉴定结果未经过权威质检机构复检,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对日常监管筛查问题食品却很有帮助,可提高食品抽检效率。”该负责人称。据悉,截至去年底,全市工商系统共抽检重点食品13615组,快检食品26912组,同比分别增长121.35%和26.74%,查处食品经营违法案件925件,没收、销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121.8吨。
重庆市内工商所两年内全部配备
重庆市今年将以农村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酱油、食醋、食品添加剂、调味品、酒类、婴幼儿食品、季节性节日性食品和食品标签标识等为重点,严打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同时,工商部门将利用食品快检设备不定期对市场上食品经营者所售食品进行抽检,并力争建立跨区域溯源抽检机制。初检结论表明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工商部门将视情况,责令违法企业立即停止销售该批次食品,并监督同区域内其他食品经营者对同一批次食品下架退市。
市工商局食品处相关负责人称,按重庆市工商局规划,今年还将投入3500万元用于食品快检体系建设。同时,市工商局将增加快检设备的购置,并开展快检培训,力争在全系统建立三级食品快检体系,进一步保障市民食品安全。预计两年内,实现每个基层工商所都有检测设备。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