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话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被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

 时间:2015-05-11 00:53:48  来源:南方都市报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食品添加剂应是食品安全的卫士,如今却变成了过街老鼠。”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食品添加剂专家杨冠丰表示,在我国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科普常识滞后的大环境下,不少食品添加剂都被社会公众误读,其中包括早前在“徐福记事件”中的主角抗氧化剂、在不少食品安全报道中提及的“亚硝酸盐发色剂”等等。杨冠丰呼吁,政府、企业、媒体和专家都有责任宣传食品安全与食品添加剂科普常识,让公众走出食品安全认识的误区。
 

  
杨冠丰称,近年来,人们把非法添加瘦肉精、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塑化剂这些非食用物质所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全都归罪于食品添加剂,“人工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就是不安全的”、“化学合成的就是不放心的”等等错误的观点深入人心。“没有食品添加剂,食品会更不安全。”

  
杨冠丰说,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与漂白剂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功能。然而,这几种食品添加剂都曾“被不安全”:防腐剂“吃多了会变成木乃伊”;吃一包含抗氧化剂的方便面,“肝脏忙活30天”,“过量摄入有如服毒”;亚硝酸盐发色剂背负“致癌物”黑名,含亚硝酸盐的食品成了“垃圾食品”;二氧化硫类食品漂白剂是“食品安全的四大杀手”之一……

  [谣言粉碎机]
  
吃碗方便面,肝脏忙30天?错

  
  对于微博上疯传的“方便面添加剂致癌”、“吃碗方便面,肝脏要忙活30天”的说法,杨冠丰也认为这是误导公众的说法。他说,传言中说方便面经过油炸,油中添加了BH T,而BH T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染色体变异以及降低繁殖率。“其实BH T是一种抗氧化剂,是经世界权威组织认定的食品添加剂。”杨冠丰说,“BH T在油脂中的添加量是万分之二以下,即1千克油中最多含0.2克;BH T的AD I值为0.5毫克,即体重50千克的人每天容许摄取量是25毫克,即每天摄取加入BH T的油脂80克以上并持续终身,才存在安全隐患。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人体摄入BH T后,50%的剂量会在24小时内由尿液排出,其他25%随后由尿液排出,剩余部分会通过体内组织代谢,从胆汁分泌出来排出体外,“不会像传言中所说,需要肝脏忙活30天之久”。
  
  
[被误读的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许多食品会产生天然的防腐剂

  
  杨冠丰说,防腐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如果没有防腐剂,食品受到细菌性污染的可能会大大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更大。”杨冠丰说,由致病微生物对食品造成的污染而引起消费者食源性疾病,是我国当前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符合国家标准的防腐剂在食物中使用是正常而且是必需的。广式月饼如果没有防腐剂,保质期不会超过半个月。”杨冠丰说。相反,目前有些企业宣称自己生产的食品“不含防腐剂”,杨冠丰认为此举误导消费者:“许多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已含有防腐剂,许多动植物自然条件下自身会产生天然防腐剂。二氧化碳就是防腐剂,非真空条件下灌装的饮料怎可能不含二氧化碳?”
  

  抗氧化剂
  添加在含油脂的食品中是安全的

  
  又如早前发生的“徐福记事件”中的主角抗氧化剂,杨冠丰表示,在含油脂的食品中加抗氧化剂是安全的,可以延缓、防止油脂氧化、酸败变质,是食品安全的需要。
  
  杨冠丰解释:“食品中的油脂氧化酸败会生成又臭(哈味)又毒的"腐败分子"丙二醛等物质。油脂有了哈味,含油脂的食品离"毒品"的距离就不远了。哈味,老百姓俗称哈喇味,是我们熟悉而又讨厌的一种异味。产生哈喇味是油脂酸败最主要的感观标准,这是脂肪类食品特有的氧化、腐败变质现象。吃了有哈喇味的食品,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抗氧化剂BH A (丁基羟基茴香醚)、BH T (二丁基羟基甲苯)、PG (没食子酸丙酯)与T BH Q (特丁基对苯二酚),都是世界权威组织评估过的。
  

  亚硝酸盐
  是抑制“致命菌”的唯一防腐剂

  
  至于用于做发色剂的亚硝酸盐,杨冠丰说,其主要功效是防止致命菌“肉毒梭菌”给人体造成致命的毒害。肉及肉制品变质是由食物引发疾病的重要原因,肉制品中的“致命菌”肉毒梭菌,有“世界十大致命毒药”之称,1克毒素便可毒死200万人,亚硝酸盐是抑制这一“致命菌”至今无可取代的防腐剂。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食品添加剂中,亚硝酸盐的毒性最大,在制作食品时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添加,“但加得太少也不行,在肉制品中要抑制肉毒杆菌素的产生,亚硝酸根含量必须在40毫克/千克以上,不加或者少加了都会存在食品安全风险”。
  
  
一周毒食榜
  
  致癌花生油广东广州广州市质监局日前公布今年第十五、十六批次生产领域15类食品抽检结果,又有三批次花生油检出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B1超标。
  
  速成鸡山东日前,央视曝光山东滕州等地白羽鸡养殖户违规使用多种抗生素以及违禁激素药物催长白羽鸡。百胜集团的主要供货商山东六和集团被卷入此次风波。
  
  黑猪油云南保山市隆阳区一地下黑窝点将收购的猪肠、猪肚拿到一个小作坊内,经过简单的清洗便放到锅里加热,冷确后按件包装存入冷冻箱冰冻,销往贵阳。
  
  致癌油香港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抽取39个食用油样本化验,来自屯门“北大荒”粮油供货商及葵涌永兴油行的4个样本中,致癌物“苯并(a)芘”超标。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