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强制补碘这么久了,能换回无碘盐吗?

作者:钟凯
 时间:2020-07-01 15:34:30  来源:原创  
中国实行食盐强制加碘已经20多年,除了甲状腺疾病患者,大多数人都建议吃碘盐。尽管官方机构一再强调食盐加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少消费者还是对“强制补碘”耿耿于怀。有一些人更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无碘盐,选择“我的地盘我做主”。
真应了黑格尔那句话:人类唯一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全民补碘这么久,“课间休息”一下不行吗?贵州的黔南州是典型的缺碘地区,自1978年开始供应碘盐,到1985年基本控制了地方性甲状腺肿。但是1988年由于食盐供应问题,当地被迫将库存30年的战备盐(无碘大粒海盐)发放到乡镇。
仅仅一年后,当地防疫站去调查,发现7-14岁在校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从12%上升到32%,有的乡镇肿大率上升到55%,一夜回到解放前。另外数据显示,从碘盐换成无碘盐仅2个月后,尿碘已经从适宜水平(下限为100微克)掉到50微克左右,可见人体根本存不住碘,缺碘地区一旦停碘盐马上打回原形。

碘盐不仅不能停,还得保证质量,保证覆盖率。1956年,前苏联卫生部颁布条例对缺碘地区供应碘盐,后来逐步实行强制加碘政策并限制无碘盐销售。10年后,前苏联几乎完全消除甲状腺肿,随后卫生部“宣布胜利”并结束了对碘缺乏病的监督和监测。
后来碘盐的生产和质量控制越来越马虎,加上运输储存及经济恶化等方面的原因,碘盐供应出现漏洞。到20世纪80年代,碘缺乏病在前苏联大范围复发。前苏联解体后,碘缺乏病在数个加盟共和国上升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福建省漳平市1989年基本控制了地方性甲状腺肿,但由于无碘盐的冲击和碘盐质量下降等因素,导致碘缺乏病迅速回头。1993年调查2700名7-14岁在校生,甲状腺肿大率从14%上升到48%。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新疆,2006年乌什、拜城和洛浦县11个乡的34个村又发现呆小症病人,共确诊15岁以下76例,原因就是碘盐覆盖率大幅度下降。

“强制补碘”显得很武断,能不能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呢?这里可以看看印度人民的示范。印度的地理环境和中国大陆十分接近,也是典型缺碘地区。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食盐全面加碘,且严格限制无碘盐的售卖,但政策执行一直松松垮垮,碘缺乏病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0年左右,印度民间一些人声称:“无碘盐销售禁令侵犯人权,是违宪的”,并不断制造事端。为顺应民间呼声,印度政府放松了无碘盐销售。截至2005年初,印度有2.5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症,每年50%的婴儿(1300万)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等各种缺碘导致的疾病。后来印度政府幡然醒悟,并于2005年重新开始强化食盐加碘及配套政策。

总结起来就是,由于碘缺乏病的主要原因是外环境缺碘,因此消除碘缺乏病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历史经验表明,缺碘地区只要放松加碘政策,碘缺乏病就会卷土重来。对于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这样的失误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