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面对形形色色的儿童保健品,最明智的选择是……

 时间:2020-12-27 09:56:00    
原创 云无心
 
最近媒体上出现了两则触目惊心的新闻。一则是:广东梅州 1 岁女婴严重血尿被家长紧急送医诊治,医生检查发现孩子的肾存在多发性结石,最大的体积达到 2 厘米,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肾积水。这个孩子被家长大量补钙,应该就是原因。另一则是:山西一名 6 岁男孩因脑血肿住院,原因是维生素片服用过量,虽然可以洗胃治疗,但此前造成的伤害已无法逆转。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不知还有多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经济能力去关注孩子的健康。吃保健品、功能食品,被许多家长作为“对孩子好”的最直接可操作的办法。能长高、能补脑、能健体、能增强免疫力……面对着天花乱坠的宣传,家长们往往毫无抵抗力,照单全收还互相攀比。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影响它运行的不是某一种特定东西的多少,而是任何一种养分的缺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任何成分的缺乏都会让人体这台机器的运转失常。对于多数父母来说,既然需要,那当然就要“补”了,多了总比缺乏的好。但是在营养上,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各种营养成分对健康的影响,都是一个钟形。也就是说,缺乏的时候,对健康不利;但是太多了,对健康也不利。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在“充足”和“太多”之间,不同的营养成分缓冲范围不同。有的范围很宽,比如维生素 C,一个 1 到 3 岁的孩子每天 15 毫克就足够了,但是多到 400 毫克也没有副作用。而 15 毫克维生素,只需要一个中等大小的桔子或者猕猴桃就足够了,很多蔬菜也含量很高。这就意味着,只要孩子的饮食习惯不是很离谱,就不会缺乏维生素 C。当然,如果喜欢,再吃进几百毫克也不会有害。而有的成分缓冲范围比较小。很典型的比如锌,1 到 3 岁的孩子每天 3 毫克就足够,而 7 毫克是“安全上限”。这种情况下,盲目地给孩子“补充”锌,超过安全上限、从而危害孩子的可能性可能跟锌不足的可能性一样大。
比如某些地区,食物中的某些营养成分较为欠缺,从正常的饮食中不容易获得足够的量,那么适当补充一些达到“合理摄入量”,一般也不会达到危害健康的量。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大多数地区都缺碘,所以食用碘盐是简单易行的办法。还有常规饮食中不容易获得维生素 D,很多人其实是通过太阳光照射来合成。在高纬度地区或者冬天,以及那些室外活动不足的孩子,适当补充维生素 D 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这必须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确定缺乏才补”,二是“适当补充”,并非越多越好。家长们应该明白的是:
 
1.“补”是因为“缺乏了会出现问题”,而不是因为“补充了能有什么健康功效”;
 
2. 孩子的健康取决于全面均衡的营养,人体不会因为补充了某种或者某几种营养成分而“更健康”;
 
3. 如果一个孩子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基本上不需要吃“营养补充剂”;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吃再多再“高级”的营养补充剂,也未必有什么用。
 
如果说那些“营养补充剂”本身也还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在确认孩子缺乏的情况下,适当补充也可以,而很多“儿童保健品”鼓吹的是“帮助长高”“增强记忆力”“增加免疫力”“保护视力”等等,就纯属忽悠了。虽然有很多科学研究在做这些探索,也时不时有一些“初步研究”发表出来挑逗大家。需要提醒的是:这些研究论文的最后,基本上都会提到“这只是 XXX 的研究,显示它具有XXX 的潜在可能。至于在人体中是否有同样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而这个“进一步的研究”,基本上就是遥遥无期,然后就没有了然后。甚至,为了让消费者看到“效果”,出现所谓的“体感”,不乏有在其中添加各种药物的操作。这样的情况,就更加危险了。
 
严谨地说,我们得说“滥用儿童保健品可能会危害健康”。但多数家长看到这句话,都觉得那些出问题的才是“滥用”或者遭遇了“问题产品”,而自己是“合理使用”并且是“高档产品”。其实正确的逻辑是:不管那些保健品本身是否有问题,孩子们都不需要;既然不需要,那么为什么要去承担“有可能存在的风险”?所以,理智的选择是:除了那些医学检查之后确认需要的补充剂,对各种“儿童保健品”的理智选择都应该是——远离!
 
相对于给孩子吃保健品,去学习一些食品和营养的常识,让孩子的饮食更加均衡健康,才是应该做的事情——这,可能比赚钱给孩子买保健品更难,但对孩子才是真正的“好”。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