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十一省消费者吃了新冠病毒!然后呢?

 时间:2021-02-01 10:14:08    
来源:钟大厨在江湖 饮食参考 
 
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不是消化道传染病,但总有人疑神疑鬼,害怕食品传播病毒。怎么不怀疑进口箱包、化妆品呢?穿身上、糊脸上就不怕?现在好了,自“天津雪糕阳性”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冠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都把食品作为新的重点来排查。
 
近期,山东久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奶枣”被发现病毒核酸阳性,原因是进口乳清粉被污染,而且恰好还是“天津雪糕”同一批进口的乌克兰货。当地“高度重视”,向各地发出协查函,于是全国开始“紧急排查”。
 
一通瞎忙活之后,情况逐渐明朗。和“天津雪糕”不同,这次产品流入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据不完全统计,“涉疫奶枣”已经至少流入14省,11省已检出阳性。分析各地通报的情况,这次的事件呈现几个特点。
 
1、检出阳性的主要是产品而非包装和环境
 
在各地排查涉事奶枣的过程中,对奶枣外包装和奶枣本身均有采样检测,但官方通报多数描述为“奶枣样本核酸检测阳性”,仅有个别通报提到了外包装阳性。而且这个外包装阳性并没有说清楚,比如外包装是否完好,是不是消费者已经打开吃了一些,这可能造成内部乳清粉对外包装的污染。
 
此外,各地对相关人员、环境的检测全部是阴性,有些不仅检测核酸,还检测血清抗体。
 
以上信息意味着产品出厂时包装的污染概率其实很低,后续也没有遇到病毒携带者。对于涉及到的物流从业人员,感染概率低到忽略不计,毕竟他们密接程度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企业的生产人员吧?
 
 
2、直接食用或接触的人数众多
 
由于该产品主要通过网络销售,因此其扩散速度和范围远比传统销售途径更快、更广。目前各地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消费者主动报告已经查明的密切接触者众多,比如菏泽1000多人,济南500多人,贵州1100多人,重庆400多人。
 
从这些数据来估计,全国实际密接人员应该有上万人。考虑到预包装食品的属性,这里面除了快递渠道人员,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而且不少人应该已经吃了。比如福建三明永安市排查到的直接食用或接触的人员33人。
 
 
3、污染源头基本排除活病毒
 
涉事奶枣最早发现有问题其实是1月18日。当时枣庄市通报,该生产企业的环境样本呈阳性,后续原料乳清粉检测呈阳性。环境阳性有两个可能,一个是原料对环境的污染,一个是现场工作人员有病毒携带者(被感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场人员的可能性基本排除,因为到今天已经接近2周,未见人感染报道。也就是说,这个阳性应该是死病毒或病毒片段,不具备感染性。
 
之前文章分析过,乳清粉经热加工,病毒不可能存活。从这批货的背景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这批乳清粉是2020年12月25日从乌克兰到达天津港的,因此合理推测应该是走海运(最经济)。当然,是否可能走北方的中欧班列或者空运入境需要进一步核实确认。
 
海上航线是从乌克兰奥德萨港经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地中海,然后经苏伊士运河进入红海,穿过曼德海峡和亚丁湾进入印度洋,再经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南海,最终到达中国大陆的各港口。海运的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且相当一部分处于热带地区。乳清粉是常温产品,在这样的环境下,病毒能活下来吗?
 
 
经过这一轮咋咋呼呼的蛮干,咱们能证明的仅仅是“乳清蛋白里面的阳性没有传染性”。看到官方通报里面说的“相关人员均已落实管控措施”,我真替这些冤大头不平。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应该全都是“干净”的。
 
从疫情开始至今,已经有数不清的进口食品和其他货物进入消费市场。现在排查发现有阳性,以前没有吗?为什么从武汉疫情结束之后,没有发现消费者因为进口食品或物品感染呢?这种简单的逻辑推理都想不明白吗?
 
所以各位,瞎折腾啥呢?
 
(网图侵删)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