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这三种水果是白血病元凶?或许错怪它们了……

 时间:2021-10-26 09:35:00    
原创 :马冠生
 
水果不仅清凉解渴,还能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随着秋季的到来,当季上市的水果丰富起来了,家长朋友们也会选购多种水果给宝宝吃。
 
但是最近,有自媒体提到,“腐烂的水果、乙烯利催熟的水果、打蜡的水果”不能给孩子吃,吃了以后有可能导致白血病。
 
乍一听起来很可怕,日常吃的水果竟有如此大的危害,但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1、腐烂的水果
 
夏秋季气温高,水果不易保存,再加上运输途中的磕磕碰碰,水果难免会有损坏。相信大家购买水果时也会发现,有的水果会有一些小伤疤,有的则会发生局部的腐烂。
 
这些腐烂的部位,往往都是细菌、真菌繁殖的结果。
 
一方面,这些细菌、真菌繁殖导致数量增多;另一方面,有的细菌或真菌会分泌毒素,最常见的是展青霉素,这些毒素不仅在水果腐烂的局部含量高,在水果肉眼观察完好的其他部位也会存在,譬如距离腐烂部位1厘米处肉眼看似良好的部位也能检出展青霉素,这就是为什么局部腐烂的水果不能吃,因为没有腐烂的部位也已经被毒素悄悄污染了。
 
但是,这些细菌、真菌或者其毒素并不会导致白血病,因为白血病的发生与病毒的感染、苯及其衍生物、辐射和放射线等因素有关,但与细菌、真菌却无关。
 
所以,吃了腐烂的水果不会导致白血病,但却可能会导致胃肠道感染性疾病。所以,以后碰到腐烂的水果,坚决不要为了“节省”不舍得扔而削去坏的地方再吃了。
 
2、乙烯利催熟的水果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一个生活小妙招,买来的水果如果还不是很熟,譬如猕猴桃,不太熟的时候口感不好,为了加速熟透,可以将它们和一些已经熟透的水果放在一起,一两天后这些不熟的水果就基本熟透了。
 
这就是利用了水果分泌的天然植物激素——乙烯催熟的功能。
 
乙烯利是仿照乙烯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效果和乙烯基本相同,只不过一个是天然的,一个是合成的。很多水果在上市前,都会使用乙烯利催熟,如凤梨、香蕉等,它可以帮助商家有计划地采摘水果,控制每批次成熟的时间,达到统一上市的结果。
 
乙烯利在我国是有剂量规定的,我国《GB 2763—2016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水果乙烯利残留量不能超过2mg/kg,譬如:
 
-葡萄和哈密瓜中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1mg/kg;
-香蕉、猕猴桃、芒果、菠萝中的限量为2mg/kg;
-苹果中的为5mg/kg;
-樱桃中的为10mg/kg; -蓝莓中的为20mg/kg。
 
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下,乙烯利的使用是放心安全的,但是也不排除一些不法商家过量使用。
 
毒理学研究发现,高浓度乙烯利使用也会对人体有毒性作用。但是,乙烯利与儿童性早熟和儿童白血病是无关的。因为乙烯利是植物激素,动物中缺乏相应的受体,“催熟”也仅是在植物之间进行。
 
尽管催熟的水果与白血病无关,但家长朋友们也要小心警惕那些过度使用、滥用催熟剂的水果,还是建议大家尽量吃当季的、新鲜的水果,挑选外形、大小正常的水果,不要追求过大的果实体积,以及减少反季节水果的摄入。
 
3、打过蜡的水果
 
其实,水果表面是有一层天然分泌的果蜡,它可以减少水果中水分的丢失,保护水果减少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对人体是无害的。一般我们关注的打蜡水果,是指人工在表面上蜡的水果,而这层蜡的目的是保鲜、防腐。
 
我国《GB 2760—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可以在水果表面使用的食用蜡主要有巴西棕榈蜡(最大使用量为0.0004g/kg)、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乳液(最大使用量为0.09g/kg)、紫胶(仅限柑橘类和苹果,最大使用量分别为0.5g/kg和0.4g/kg)。
 
一般来说,当季的、短途的水果往往不使用人工蜡,反季节、长途的水果为了防腐保鲜则会使用人工蜡,但这些人工蜡的使用大多是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内,所以可以放心。
 
需要关注的是一些不法商家会使用工业蜡,而不是食用蜡,这种工业蜡中往往含有汞、铅等金属,会渗透到果肉中,引起金属中毒,但汞、铅等金属却不会引起白血病,即便如此,金属中毒也是不容小觑的,所以在挑选水果时,表面过于光滑,色泽过于鲜艳、明亮的,还是建议尽量不要选择。
 
事实上,单从吃水果的途径很难诱发白血病,而新装修的室内甲醛含量超标、苯等有机溶剂的接触、辐射及放射线的暴露等在日常生活中才是诱发白血病的重要因素,是需要特别警惕的地方。
 
除了远离这些因素以外,平常适度规律的身体活动、合理膳食、充足的睡眠、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可以帮助维持正常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