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快速导航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 内容详情

科普传播

宝宝食物过敏了吗?

 时间:2022-10-31 09:55:50    
  作者:王硕,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儿童保健部副研究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环境中某些物质(过敏原)所产生的一种过度的免疫反应。食物过敏是婴幼儿期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我国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生率约为5%~10%,最主要的过敏原是牛奶和鸡蛋白,其次是花生、小麦、大豆、鱼虾等。婴幼儿的食物过敏症状常表现于消化道和皮肤,但很多消化道和皮肤症状并不是由食物过敏引起。多项全国性调查显示,约有40%~50%的婴儿患过湿疹,约三分之一的婴儿出现过反流(频繁溢奶吐奶)、肠绞痛(难以安抚的哭闹)、功能性腹泻、排便困难、便秘等符合功能性胃肠病诊断的表现。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是不是食物过敏,需要明确的鉴别诊断。
 
  食物过敏的诊断主要依据医生对家长进行病史询问,推测引发过敏的可疑食物,回避食物以后症状缓解,再次引入食物则症状复现,即可确诊。此外还有皮肤点刺(或斑贴)试验以及抽血化验(检测血清特异性IgE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来辅助诊断。
 
发现宝宝出现疑似过敏症状,家长该怎么做?
 
  记录好饮食日记,不焦虑、也不轻易 “对号入座” ,通过正规医疗途径诊断面对宝宝出现的疑似过敏症状,有些常见的误区:如部分家长可能在阅读了一些书本信息或网上信息后,自行给宝宝诊断为食物过敏,盲目“转奶”或饮食回避;有的家长则把症状看作“胎毒”、“上火”,认为无需处理,宝宝会慢慢自己痊愈,或者寻找一些“解毒”、“祛火”的食材、药方喂给宝宝吃。
 
  此时的食物只是“嫌疑人”,查清真相的关键是确定症状的出现与进食的食物是否真的有因果关联。如果能够记录好患儿饮食日记(如母乳喂养还需记录妈妈每日饮食),既有助于家长自己理清线索,也能在就医时为医生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日记记录的内容可包括以下方面:
(1)可疑食物和摄入可疑食物的量;
(2)摄入食物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精确到分钟或小时);
(3)在其它时间进食相同食物是否出现相同症状;
(4)最后一次出现症状距现在的时间;
(5)症状出现的频率;
(6)有无食物污染或变质的可能性;
(7)是否有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如运动、药物等。
 
怎样预防食物过敏?
 
(1)孕期准妈妈和哺乳期妈妈保持饮食均衡、多样,不限制易过敏食物摄入。
 
  孕母和乳母均衡、多样的健康饮食对婴儿免疫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其他各系统的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促进婴儿肠道屏障成熟、建立平衡的免疫应答,降低过敏风险。

(2)宝宝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有研究认为纯母乳喂养可以降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但也有研究认为纯母乳喂养对预防过敏性疾病没有显著益处。尽管母乳喂养是否有预防过敏的效应存在各种争议,但纯母乳喂养能为婴儿带来很多已被证实的其他健康益处,因此各国的过敏相关临床指南仍然推荐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3)约满6月龄及时添加辅食,不延迟添加易过敏食物。
 
  国际过敏指南曾经主张,过敏高风险(父、母、兄弟姐妹有过敏史)的婴儿应推迟引入易致敏的辅食(如花生、鸡蛋、海鲜等)至1岁以后。但根据近年多项研究证实,推迟易致敏食物并不能减少过敏。相反,及时添加辅食才能够降低过敏风险。约6月龄时添加辅食是最佳时机,不早于4月龄、不晚于1岁,中国营养学会的新版膳食指南也将这一建议向公众做了推荐。
 
  辅食添加宜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每次只引入一种新辅食,每次少量添加,让宝宝适应2~3天,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适应一种食物后再添加其他新的食物。添加成功的辅食要保持日常摄入以维持其耐受性,逐渐达到食物多样化,每餐或每天的饮食都包括谷薯类、动物来源食物(肉、蛋、奶)、深绿或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这样颜色的蔬菜水果营养价值更高)。
 
  还有其他一些建议,如避免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不滥用抗生素、避免消毒剂等化学物品的过度使用、避免吸烟和二手烟环境,对预防过敏性疾病可能有帮助。
 
已经确诊食物过敏宝宝的家长该注意什么?
 
(1)了解疾病
 
  家长应详细了解疾病的病因、危险因素、自然进程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正确理解过敏性疾病慢性和复发性的特点,以及可能对儿童体格生长、学习能力、生活质量等造成的影响。家庭和幼儿园也应对过敏儿童进行良好的饮食和环境控制,避免接触或尽可能少接触过敏原。
 
(2)定期进行临床评价
 
  食物过敏的干预主要是通过回避致敏食物摄入而避免过敏症状的发生,选用其他食物替代所回避食物的营养成分。回避一段时间后,选择合适时机再次引入致敏食物,不仅可保证营养摄入和体格生长,且有利于免疫耐受的形成,对降低过敏反应具有长期保护作用。如何回避、如何替代、如何确定再次引入的时机和引入食物的剂量梯度,都需要临床医生结合儿童体格生长、营养状况和临床检查结果综合判定。这就需要家长具有良好的就医依从性,对儿童实行有效的营养和生长监测管理。
 
(3)避免交叉过敏反应和食物污染,学习阅读食品标签
 
  家长学习制作安全食物的方法,避免食物污染;外出就餐时,留意餐厅饮食中的食物原料是否含有致敏原;家长在购买、储存及使用食品和营养补充剂前均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
 
 
主要参考资料:
1.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儿科杂志,2019.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 中国营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22.
3. 妇幼保健机构儿童营养与体格生长门诊服务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4. The Effects of Early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topic Disease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The Role of Maternal Dietary Restriction, Breastfeeding, Hydrolyzed Formulas, and Timing of Introduction of Allergenic Complementary Foods(早期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特应性疾病发展的影响:母亲饮食限制、母乳喂养、水解配方奶粉的作用及易致敏辅食添加的时机).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美国儿科学会).  Pediatrics. 2019.
5. A Consensus Approach to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Food Allergy Through Nutrition(食物过敏一级预防的营养方法专家共识). 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and Immunology (AAAAI, 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 Canadian Society for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CSACI, 加拿大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 J Allergy Clin Immunol Pract. 2021.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