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装材料到食品中的化学迁移
合格的材料制作的包装能够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污染,保持食品的水分、成分、品质特性不发生改变,延长货架期。另一方面包装材料直接接触食品,其中包含的化学成分会通过或透过包装材料进入食品,这个过程称作“迁移”。迁移进食品中的化学物质,会引起食品感官、形状甚至品质的改变,造成食品污染,最终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化学迁移是怎样从包装进入到食品中的?一般的情况下,包装材料内的化学物质不仅从直接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第一层包装材料内迁移到食品中,而且也可以从诸如瓦楞纸箱、托盘和容器类的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包装材料穿透第一层发生化学迁移,污染食品,只是发生的频率低于直接接触食品的第一层包装。
由于包装材料的透氧透湿性,印刷油墨中的一些化学成份,如苯甲酮类的光引发剂、有机溶剂等会形成向食品的迁移。由于包装材料可能出现反印,或贮藏期间层叠、轴卷存放,外表面与内表面直接接触 , 蹭脏食品的接触表面。
化学物质可以通过蒸发变成气态物质,然后渗入到食品中(Johns et al 2000; Bradleyet al 2013a)。回收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内存在象油墨类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制成食品包装材料后,最终迁移进入食品(Castle etal., 1997; Samonsek and Puype, 2013)。包装材料的种类极大地影响着迁移的可能性和程度。惰性材料如不锈钢、陶瓷、玻璃等内部不发生迁移,迁移仅限于表面发生。但容器内表面覆涂化学物质,直接接触食品表面,容器使用的包含塑料成分的瓶塞、密封圈也同样会导致化学迁移导致食品污染。塑料、橡胶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迁移不仅来自表面,还来源于内部 , 比如引起广泛关注的双酚 A 和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纸和纸板对于低分子量的化学物质阻隔作用较小,更容易发生迁移。
能够发生迁移的都是分子量低的小分子和离子。影响迁移的因素首先取决于包装才内含有的化学成分、化学特性(如极性)和包装材料的功能特性(如结晶度、渗透率)。其次是包装材料与食品接触的状态与程度,单位质量接触面积越大,迁移越大。其三,食品的种类是决定迁移速率的因素,尤其是含有脂肪的食品,因为很多包装材料都是亲脂的,脂肪对这样的物质具有极强的溶解吸附能力,因而能以更高的速率和更高的浓度更容易地迁移进入脂肪性食品,迁移物与食品的亲和力越低,越不容易发生迁移。食品种类和包装物要相容,例如酸性食品就不能接触金属材料。食品包装内的填充物、与食品接触的时间长短、接触的温度高低也影响化学物质迁移进入食品的速率和浓度。如果损坏了食品的包装,会引起周围环境中氧气、湿度、阳光、温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潜在的更大的化学迁移。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关注到了包装材料化学物质迁移进入食品所带来的风险,已经开始相应的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
参考文献 :
Consultation Paper – Proposal P1034,ChemicalMigration from Packaging into Food. Food Standards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 12 November 2014[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