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你爱吃细菌也爱,那你该担心什么?——谈台湾近年来的食物中毒

 时间:2015-10-21 11:34:37  来源:泛科学  
  仙人掌杆菌食物中毒,常发生于米饭中,原因多半是煮好饭后,放在室温下过久。潜伏期约3个小时左右,症状有恶心、呕吐和发烧 [1]。

  食物中毒?有那么严重吗?

  热腾腾的白米饭、卤白菜和川烫猪肉,在我们眼中是美味的一餐,对细菌来说,更是天上掉下来的食物,当然要大吃特吃,赶快生一堆小细菌才对啊~本来嘛,分细菌吃一点也没什么关系,但我们吃了这种食物之后,就会食物中毒!谁喜欢上吐下泻、全身无力呢!这时候要怎么办呢?

  这时候就要把食物弄成让细菌长不大的环境了!比如说干燥、腌渍、冷冻或真空 [2],先看看仙人掌杆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案件特色 [1]:

  • 适宜生长的pH为6-7

  • 可在10-50 ˚C繁殖

  • 中毒案件大多和米饭有关,蒸煮后米饭放置室温时间过长为主要原因

  各位读者看了上述数据后可以发现,如果要避免仙人掌菌的食物中毒,可以采取1) 饭煮好后立刻吃掉;2) 把饭丢进冰箱,或放进蒸饭箱里;3) 降低pH;4) 其它。

  那么食物中毒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笔者先请各位猜猜看,在台湾,去年因为细菌污染而导致食物中毒的人数有多少呢?一百?两百?还是一千?

  从下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台湾,2014年因细菌污染而食物中毒的人数高达2317人,而近六年以来,每年都超过1500人以上,甚至2010年还高达3664人。可以想见,以国人爱吃热食的习惯,又加上台湾潮湿又炎热的生活环境,搭配起来根本就是细菌的天堂,食物中毒事件的温床。


              台湾近六年因细菌污染导致食物中毒的人数。数据源:食品药物管理署 [3];制表:本文作者

  而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中,那些细菌是首要的通缉犯呢?从下列两张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仙人掌杆菌都是名列前茅的首要通缉犯,可能和国人爱吃米饭,台湾的气温又全年适合它生长的缘故。(沙门氏菌常见污染的食物为鸡蛋等;肠炎弧菌常见于海鲜;而葡萄球菌可能会出现在生菜色拉;食物若受到粪便污染则可能会带有大肠杆菌 [4])
 

台湾2014至2011年,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各类致病菌之比重。数据源:食品药物管理署 [3];
                      制表:本文作者
 
  那么在台湾,那里是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地方呢?你答对了!就是学校!从下图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学校永远是最容易发生食物中毒的地方(其他场所的数据请参考文献2),各位也就可以推理出,供餐给师生们的厂商,必须要对于细菌食物中毒等事件,大大地提高警觉才行。
 

台湾近六年在学校发生食物中毒的人数所占之比例。数据源:食品药物管理署 [3];制表:本文作者
 
  我们从以上的图表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台湾,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一直都是食品制造商和学生们的大敌,与其担心食品添加剂的安危,不如先问问看供餐的厂商是否把细菌污染的风险降到最低比较合理吧~(请当地的卫生局定期检验细菌以安民心?)

  写在文末

  白米饭的防腐剂报导事件,除了让我们看到商业媒体的一贯获利模式,其实更深沉的一点是,我们缺乏「沟通」。卫生机关不知道该怎么跟民众沟通,家长们无法理解天书般的化学名词,更等不及冗长的公文旅行。厂商不晓得应该要跟学校沟通,在一天要煮几万吨米饭的厂商认知中,抗菌当然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厂商的观念里,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常识。但可能在许多家长的认知里,在台湾,食物中毒根本不值得担心(我本来也这么想,直到我上网查数据 Orz…),吃白饭怎么可能会中毒?(我真的原本这么想 Orz…)

  这些理解上的落差,造就了许多的爆料、再平反等等的事件…这些沟通上的问题,真的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思考解决的方式,想办法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不然以后这类的事情只会一再出现(然后我就要一直写这种文章吗 Orz…)。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帮台湾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仙人掌杆菌 (Bacillus cereus),中华民国食品药物管理署官方网页。
科学松鼠会. (2013, June 28). 食物不坏一定是防腐剂的功劳吗?. PanSci 泛科学. Retrieved October 3, 2015 from pansci.asia/archives/43315
历年食品中毒数据,中华民国食品药物管理署官方网页。
食品中毒常见问与答,中华民国食品药物管理署官方网页。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