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互联网思维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时间:2015-06-09 09:57:13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作者:肖学文

文/肖学文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
今年是我国互联网接入21周年。全国网民已达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46.9%。互联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客观变化形成的互联网思维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因此,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思维及其主要内涵
何谓“互联网思维”?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解释。综合现有文献表述,笔者进行了综合分析思考。
一是互联网思维的表述。百度创始人李彦宏提出“互联网产业最大的机会在于发挥自身的网络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等,去提升、改造线下的传统产业,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节奏、建立起新的游戏规则”。此外,有人认为互联网思维是开放、平等和公平,也有人认为是颠覆、跨界、混搭和创新,有的认为是标签、简约思维,痛点、炸点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颠覆思维,整合思维,NO.1思维。总体来看,现有表述拘泥于从商业视角的观察认识,没有从思想层面来把握,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和工具。
二是互联网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也是大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互联网改造了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从而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因此,综合起来看,互联网思维是指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特点,帮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信息以及物与物之间形成更加良好生态系统的规律和方法,它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迭代,不断改变、扩展、深化其内涵与外延。
三是互联网思维的内涵。互联网思维,从技术上讲是数据主导的智慧思维,借助大数据的分析,可以穿透迷雾,直达澄明境界;从社会角度看,是去中心化有机联系的小世界网络关系,也称之为开放型的生态圈关系,比如像微信构建的圈子关系;从生产经营方式看,是低成本差异化思维,极致的差异化(导致高品质、高附加值)与极致的低成本的对立统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认为,互联网思维和传统思维最大的不同:一是零距离,二是网络化。从零距离可以引申出及时、透明、参与等概念,从网络化可以派生出平台、整合、跨界等概念。
互联网思维契合治理理念
从理念层面分析,互联网思维与治理理念在很多方面十分契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调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强调主体多元,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社会各方,治理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更加强调多元主体的平等参与。互联网思维倡导开放型生态圈理念,也强调多元相关主体为了共同价值通过参与合作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是强调及时有效回应。治理要求公共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应当定期地、主动地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必须对公民的要求做出及时有效的反映。互联网将治理主体与社会公众实现无缝链接,为迅速获取民意、回应民意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是强调开放公开透明。治理要求政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公民和社会都有权获得立法活动、政策制定、法律条款、行政预算、公共开支等公共管理信息,从而实现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互联网彻底摧毁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提供了公民直接表达个人意愿,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可能性,客观上也促进了政府的公开透明。
互联网思维食品安全治理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民生问题,是全球公认的治理难题。互联网思维与治理理念高度契合,必将在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方面大有可为。
一是完善科普宣传教育平台。建设以“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的食品安全科学普及、宣传教育综合平台。强化门户网站的科教专栏建设,注重运用卡通、视频等生动表现形式。完善现有微博平台,扩展其“科普宣传、信息发布、民意受理”功能,充实相关内容,发挥好微博的信息发布功能。加快开通四川食品安全治理微信公众订阅号,充分利用语音、微视频、动漫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开发四川食安百科APP软件,形成“指导消费、发布信息、科教宣传”等多项功能。继续发挥好“手机报”、手机短信、传统媒体的宣教作用,实现宣教全覆盖。
二是畅通民意表达投诉渠道。在四川省食品药品12331投诉举报系统的基础上,建设“四川食安通”民意诉求平台,建设独立的投诉举报网站系统,开发相应的APP软件,建立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举报受理、快速处置、及时反馈、奖励兑现快速反应系统,具备民意收集、反馈功能。通过这个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把消费者、企业职工以及其他第三方力量调动起来,实现共同监督。同时,通过平台,广泛征集民意、凝聚民智,实现与民互动。
三是建设风险预警响应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构建事先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治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体系。建立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通过舆情及时掌握民意,及时掌控突发食品安全公共事件;建立食品风险监测数据适时分析系统,及时捕捉风险苗头,及早排除安全隐患;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抽检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环节、各品类产品质量的适时分析、掌握,通过风险识别,及时调整监管重点;建立全省投诉举报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早从举报数据中掌控并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四是构建全流程可追溯系统。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是欧美国家公认的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先进技术。要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负责、便捷追溯、品牌示范”的思路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监管有依据、责任可追究”的追溯系统。政府层面,重点要出台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管理办法,搭建全省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制定相应地方标准,指导企业开展食品安全追溯建设;特别是要重点鼓励建设乳制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白酒、肉及肉制品、食用油等大宗食品生产经营电子追溯体系。
五是建立社会信用评价机制。诚信体系建设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互联网思维的角度,可以借鉴淘宝、大众点评网的经验,通过引入社会评价的方式,建立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比如:可以考虑通过建立综合诚信评价系统,把大众点评网、各类餐饮团购网、淘宝、京东、当当等网络平台的评价数据与政府食品安全抽检数据、行政处罚数据、食品安全事故数据等内容整合,建立一个半官方、半民间的信用评价体系,形成多方参与的自治体系。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上一条沙门氏菌(非伤寒)
下一条益生菌饮料值得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