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要取消胆固醇限制 咱们应该怎么吃?
时间:2015-09-25 12:31:57
作者:肖颖

——肖颖,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曾任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食物安全主任、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兼任第一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2015年2月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科学报告,总结了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指出根据现有的证据,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与血胆固醇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咨询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再限制胆固醇,过量地摄入胆固醇不再是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今年底将要公布的膳食指南(2015版)中很有可能去除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毫克的限制。这一改变是否意味着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可以不加限制吃鸡蛋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呢?如果你看了下面的内容,可能你就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膳食胆固醇VS血胆固醇
很多人都会将食物中的胆固醇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划等号。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食物中的胆固醇是一种脂类,它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没有“好”和“坏”之分。胆固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和部分激素(如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材料。有研究表明胆固醇对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形成记忆。
而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则是脂类与载脂蛋白结合的脂蛋白。脂蛋白把脂类由肝脏输送到其它组织利用或储存,又或由组织输送到肝脏。换言之,脂蛋白负责在人体内运送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由于血液中的脂蛋白密度和功能不同,为了方便,人们将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称为“ 坏” 胆固醇,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称为“ 好” 胆固醇。一般而言,“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及/或“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的人会较容易患各类心血管疾病。在一些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与记忆缺失和老年痴呆有相关性,同时,也会增加了抑郁、中风等风险。
需要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吗?
许多人认为胆固醇是“坏”东西,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其实,他们是没有区分膳食胆固醇和血胆固醇。血胆固醇水平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食物中的胆固醇对于血液中的胆固醇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呢?
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70-80%是由肝脏合成,只有小部分是来自膳食胆固醇。一部分摄入的胆固醇被机体吸收利用,没被吸收的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高时,可反馈抑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所以,也许我们真的不用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更需要担心的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
不用限制胆固醇就能大口吃肉了吗?
虽然DGAC的报告提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大,也不再建议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值得注意的是,血胆固醇高仍然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在食物选择上,消费者依然需要注意营养均衡。
事实上,现在很多胆固醇丰富的食物,如各种动物肉类,尤其是红肉(通常指猪肉、牛肉和羊肉)产品,即使不用太担心其中所含的胆固醇,但依然需要食不过量。因为它们的脂肪中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饱和脂肪,大量证据显示,摄入过高的饱和脂肪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因此,报告推荐饱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0%以下,建议用不饱和脂肪,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证实,红肉摄入增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看,一些环境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恶英类)通常在动物脂肪中含量较高。
所以,即使不用太担心胆固醇,我们依然不应该吃过量含饱和脂肪高的食物,尤其是一些红肉和动物脂肪。
事实上,在美国DGAC的这个报告里对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中也提到,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低钠而高膳食纤维、高钾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蛋黄能吃吗?
鸡蛋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是多种营养素的优质来源。鸡蛋中除了含有胆固醇之外,还含有多种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优质蛋白质、磷脂、脂溶性维生素A和E、核黄素等。蛋黄包含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内的多种营养素,而蛋清则主要包含蛋白质。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一个鸡蛋,这并不会影响人们的血胆固醇水平。如果只吃蛋清,就不会摄入胆固醇,但同时也失去了其它有益的营养素。
不过,对于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的个体(如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可弃去蛋黄,同时限制富含饱和脂肪的红肉及肥肉的摄入量。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保证
对于每天吃多少个鸡蛋并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但我们应该牢记平衡膳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才是健康的保证。提倡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即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脱脂奶、海产品、豆类和坚果,适量饮酒(成人);少吃精制谷类、红肉和加工肉类,少喝含糖食品和饮料。(编辑:阮光锋)
2015年2月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科学报告,总结了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指出根据现有的证据,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与血胆固醇之间没有关联,所以咨询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再限制胆固醇,过量地摄入胆固醇不再是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今年底将要公布的膳食指南(2015版)中很有可能去除每日胆固醇摄入量300毫克的限制。这一改变是否意味着我们所有人每天都可以不加限制吃鸡蛋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呢?如果你看了下面的内容,可能你就会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膳食胆固醇VS血胆固醇
很多人都会将食物中的胆固醇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划等号。其实,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
食物中的胆固醇是一种脂类,它是我们人体所需要的一种营养物质,没有“好”和“坏”之分。胆固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合成维生素D、胆汁和部分激素(如性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合成材料。有研究表明胆固醇对脑健康也十分重要,它有助于形成记忆。
而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则是脂类与载脂蛋白结合的脂蛋白。脂蛋白把脂类由肝脏输送到其它组织利用或储存,又或由组织输送到肝脏。换言之,脂蛋白负责在人体内运送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由于血液中的脂蛋白密度和功能不同,为了方便,人们将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称为“ 坏” 胆固醇,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称为“ 好” 胆固醇。一般而言,“坏”胆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高及/或“好”胆固醇(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偏低的人会较容易患各类心血管疾病。在一些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与记忆缺失和老年痴呆有相关性,同时,也会增加了抑郁、中风等风险。
需要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吗?
许多人认为胆固醇是“坏”东西,会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其实,他们是没有区分膳食胆固醇和血胆固醇。血胆固醇水平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但食物中的胆固醇对于血液中的胆固醇影响并不大。为什么呢?
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70-80%是由肝脏合成,只有小部分是来自膳食胆固醇。一部分摄入的胆固醇被机体吸收利用,没被吸收的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膳食胆固醇摄入水平高时,可反馈抑制人体内的胆固醇合成。所以,也许我们真的不用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更需要担心的是血液中的胆固醇,尤其是“坏”胆固醇。
不用限制胆固醇就能大口吃肉了吗?
虽然DGAC的报告提示食物中的胆固醇对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大,也不再建议限制膳食胆固醇的摄入。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值得注意的是,血胆固醇高仍然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在食物选择上,消费者依然需要注意营养均衡。
事实上,现在很多胆固醇丰富的食物,如各种动物肉类,尤其是红肉(通常指猪肉、牛肉和羊肉)产品,即使不用太担心其中所含的胆固醇,但依然需要食不过量。因为它们的脂肪中往往含有大量不利健康的饱和脂肪,大量证据显示,摄入过高的饱和脂肪会增加患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因此,报告推荐饱和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10%以下,建议用不饱和脂肪,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代替饱和脂肪。此外,还有大量研究证实,红肉摄入增多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另一方面,从食品安全的角度上看,一些环境污染物,尤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二恶英类)通常在动物脂肪中含量较高。
所以,即使不用太担心胆固醇,我们依然不应该吃过量含饱和脂肪高的食物,尤其是一些红肉和动物脂肪。
事实上,在美国DGAC的这个报告里对膳食模式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中也提到,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低钠而高膳食纤维、高钾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膳食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蛋黄能吃吗?
鸡蛋作为健康膳食的一部分,是多种营养素的优质来源。鸡蛋中除了含有胆固醇之外,还含有多种营养素如不饱和脂肪、优质蛋白质、磷脂、脂溶性维生素A和E、核黄素等。蛋黄包含胆固醇、维生素和矿物质在内的多种营养素,而蛋清则主要包含蛋白质。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吃一个鸡蛋,这并不会影响人们的血胆固醇水平。如果只吃蛋清,就不会摄入胆固醇,但同时也失去了其它有益的营养素。
不过,对于需要限制胆固醇摄入的个体(如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可弃去蛋黄,同时限制富含饱和脂肪的红肉及肥肉的摄入量。
平衡膳食是健康的保证
对于每天吃多少个鸡蛋并没有一个硬性的规定,但我们应该牢记平衡膳食,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才是健康的保证。提倡建立健康的膳食模式,即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低脂/脱脂奶、海产品、豆类和坚果,适量饮酒(成人);少吃精制谷类、红肉和加工肉类,少喝含糖食品和饮料。(编辑:阮光锋)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上一条那些曾被我们误解过的食品
下一条又到月饼季,你会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