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叶酸的这些事儿,你真的明白吗?
时间:2016-07-22 14:22:32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邢青斌

作者:邢青斌
说起叶酸,想必对于年轻的“预备役”父母来说绝对不陌生。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又名维生素B9、蝶酰谷氨酸。
经过多年的营养知识宣传,准父母们都早已知道了备孕期及孕早期补充叶酸对于小宝宝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叶酸的认识,恐怕人们还有很多误区哦!
1.补叶酸的时机,只需要六个月?
在准备怀孕的时候,很多计划要宝宝的女士会被妇产科医生建议,在孕前三个月到孕后三个月需要补充膳食外叶酸。但是,为什么医生会建议补充叶酸?又为什么强调孕前三个月到孕后三个月?那么怀孕后期的那六个多月真的不用补充叶酸了么?下面我们来一一解释。
问:为什么要补充叶酸?
答:许多研究表明,孕早期时,如果母体叶酸缺乏,会造成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多年来国内外的大量干预研究也证实,孕早期补充足量的叶酸,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而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危害,是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健康,因为我们的大脑、脊髓及其他神经都是由神经管发育而来的,只有健康发育的神经管,才能够生长出健康的神经系统。所以,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考虑,妇产科专家和营养学家都建议,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在孕前就要开始补充叶酸。
问:为什么是孕前三个月到孕后三个月?
答:原因有两个,第一,从开始按时按量地补充叶酸,到体内的叶酸水平稳定在怀孕所需要的水平线以上,这中间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所以,补充叶酸的工作,必须打出三个月的提前量来,至少要从怀孕前三个月就要开始了。第二,是关于神经管发育的关键期。即从卵子受精开始算,怀孕的头三个月是神经管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神经管对叶酸的缺乏会非常敏感,叶酸水平一旦跟不上,整个神经管的正常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保障神经管的发育进程得以安全平稳地度过,补充叶酸的工作,至少需要持续到怀孕三个月以后。
问:怀孕中、后期的那六个多月,就不需要补充叶酸了么?
答:其实并不是。妇产科专家之所以建议补充叶酸持续至怀孕三个月,是因为怀孕头三个月,充足的叶酸对于神经管发育最重要。至于怀孕中期和晚期,胎儿的其他器官也逐渐发育成型,叶酸的充足与否,其实也会影响这些器官的健康。在这里,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胎儿发育为什么需要叶酸。
首先,从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儿和最后出生的这个过程里,受精卵都在不停地分裂、增殖、分化,这个过程受精卵要复制自己的DNA给新的细胞,并让DNA通过指导生成RNA来参与制造蛋白质,从而给新细胞提供构件。在复制DNA和生成RNA的过程中,细胞需要合成嘌呤和嘧啶来制造新的DNA和RNA,而叶酸作为合成嘌呤和嘧啶过程的关键成分。
同时,制造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在人体中其代谢过程也是有叶酸参与其中的。
此外,叶酸作为关键成分还参与了一个名为“DNA甲基化”的生化过程,对于基因功能的正常表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叶酸对于胎儿的生长发育,由始至终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补充叶酸的需求没有孕早期时那么急迫。但是,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叶酸的全孕期补充,还是有必要的。并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孕早、中、晚期,叶酸每天的推荐摄入量在同龄人群参考值基础上额外增加200微克(即推荐摄入量为600微克)。
2.补叶酸,准爸爸们不要缺席!
在上一节的介绍中,我们深入了解了为什么叶酸对于胎儿发育如此重要。但是,很多人因此以为,补充叶酸只是准妈妈们的工作,准爸爸们又不会怀孕,所以准爸爸们不用补充叶酸。
嗯,这想法怎么说呢,有点天真......虽然我国没有男性需要额外补充叶酸的建议,但保证良好的叶酸营养状况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们前面说过,叶酸对于细胞的增殖发育过程非常重要,所以叶酸对于受精卵发育成胚胎和胎儿的过程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在受精卵之前的阶段呢?和青春期里就已经有了定数的卵子不一样,精子是不断在更新的生殖细胞,而在更新的过程里,精原细胞的自我增殖过程和精子的分化成熟过程也都需要叶酸的参与,叶酸缺乏时生成的精子,其成活率和活动能力都有明显的下降。因此,为了让妻子顺利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在备孕期,男性一定要保证充足的叶酸供应(400微克/每天)。
3.叶酸,不止和宝宝相关
在较全面的体检项目中,如果体检结果里有一项名为“同型半胱氨酸”的指标超出了正常值,医生就会给这个“同型半胱氨酸”超出正常值的人开叶酸服用,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很容易被氧化的物质,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过高时,过多的同型半胱氨酸容易生成氧自由基,从而损伤血管内皮,使得血管容易发生硬化,导致高血压、血栓等疾病的发生。而有一些人,因为基因遗传的特点使他们的体内一种重要的活性酶生成不足,使得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难以很快地被代谢为更稳定的物质,从而导致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也因此更容易使得心血管受损而罹患心脑血管疾病。但是这一异常的代谢过程,与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 等多种B族维生素有关。确保这些营养素状况良好,可使得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降回到安全范围内,减轻血管的氧化负担和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对于部分血生化指标异常的人来说,这类型营养素可能对于健康而言是有益的。
其实,除了上述提到的“特殊人群”,我们一般的健康人群也是需要叶酸的,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无论男性还是女性,从14岁开始,推荐摄入量均为400微克。补充叶酸,可以以膳食来源为主,如绿叶蔬菜和动物肝脏等都是叶酸的良好来源。
作者介绍:

邢青斌,研究实习员,营养与食品科学硕士。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现就职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本文非常感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胡小琪老师、杨振宇老师的专业审阅和指导。*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