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检出防腐剂,还能放心喝吗?
时间:2016-09-13 14:24:58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阮光锋

大量媒体报道称,苯甲酸是一种防腐剂,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肠胃功能、血液酸碱度失调,甚至致癌。可乐中为何会出现苯甲酸?喝了这样的可乐会不会有害呢?还能放心喝可乐吗?
苯甲酸其实是一种常用的防腐剂
在食品工业中,苯甲酸及其钠盐是一种常用的防腐保鲜剂,它对霉菌、酵母和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够限制它们的活动,因此可用于各种食品如酱油、酱菜、果酱、腐乳、果子露、汽水、各种罐头等食品中,起到防腐的作用。
很多人担心万一使用过量呢?尽管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尽量少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要综合评估不用防腐剂所带来的微生物污染风险与用防腐剂对健康的可能风险。比如,如果食品不使用防腐剂,就很容易被霉菌、酵母和细菌等污染而腐败,甚至可能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毒素,这给人的安全增加风险比防腐剂本身这点风险要小得多。所以,苯甲酸在食品中的应用一直很广泛。
苯甲酸在很多食物中天然存在
虽然苯甲酸可以作为一种具有防腐作用的食品添加剂使用,但是并非加工食品所特有,在很多天然食物中天生就含有这种物质。
植物中含有的“苯丙氨酸”,在酶的催化下可以逐步转化为苯甲酸,这是正常的代谢产物。这可能是植物进化出的自我保护本领,可以抵御真菌和虫害。
研究发现,多数成熟浆果中均含有0.05%左右的苯甲酸,有的品种含量可以达到0.1%以上,比如蓝莓、蔓越莓。李子、杏子等水果。土豆、黄豆、豆豉、谷物、坚果等植物性食品中也可检出苯甲酸。现在很多人追逐的蓝莓和蔓越橘,苯甲酸含量甚至比可乐中允许添加的量还要高几倍呢。
由于植物中普遍存在微量苯甲酸,导致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体内也会有,例如牛奶、酸奶、蜂王浆,以及植食性动物的肌肉、内脏等。因此,人体内也肯定含苯甲酸。所以,苯甲酸并非可乐中独有,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物质。
苯甲酸,喝不出木乃伊
大家最担心的是,可乐中防腐剂超标,会不会有安全问题,还能不能放心地喝?
其实,苯甲酸及苯甲酸钠的安全性还是较高的,正常饮食并不用担心。
首先,在酸性条件下,苯甲酸在人体内可以很快被吸收,即使摄入相当多的苯甲酸或者苯甲酸钠,也不会在体内蓄积,吃进去只需要大约半天时间就会排出体外。
更重要的是“剂量决定毒性”。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在考虑了安全系数之后,制定的苯甲酸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5毫克。这相当于说,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吃300毫克的苯甲酸,长年累月地吃也没有关系。
而碳酸饮料(可乐)中的使用标准是每公斤不超过0.2克,想要超过这个安全线,一个体重为60公斤的成年人,要每天喝500毫升一瓶的可乐3瓶,一般人也不会每天都这么喝,而且如果真的每天都这么喝,摄入的糖对健康的影响也更大。
有的人可能会说,不是其他很多食物中都有苯甲酸吗?我每天吃那么多东西,会不会累积超标呢?其实,即使你再吃其他含有苯甲酸的食品,也不容易超过“安全限”,因为你的胃就那么大,而苯甲酸的安全评估还有很大的空间余地,所以,正常饮食根本不用太担心苯甲酸会超标有害这种问题。
不合格就是劣质产品吗?
此次进口食品不合格,给出的理由是超限量使用苯甲酸。不过,这批碳酸饮料真的超标的劣质产品吗?
其实,此次进口碳酸饮料之所以会被判定不合格,主要是由于中、美标准的不同。我国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4)规定,苯甲酸在碳酸饮料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2 g/kg,而美国标准规定食品中苯甲酸的限量为1.0 g/kg。这批产品的苯甲酸含量显然是超过了中国标准,但是符合美国标准。按照惯例,进口食品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而不是按照出口国标准。尽管这批产品没有被批准进入中国市场,这并不意味着它是劣质、不安全产品。
更正说明:经网友提示,修改了可乐的安全数据换算。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