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月饼、保健月饼到底好不好?朋友圈的自制月饼要不要买?
时间:2016-09-14 10:35:50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阮光锋

糖尿病人可以放心吃无糖月饼吗?
“无糖月饼”近几年颇为流行,它自称没有糖,不会升高血糖,是糖尿病人的福音。是真的吗?
其实,“无糖月饼”只是没有蔗糖,可能是用甜味剂来替代蔗糖,但是没有蔗糖不代表不会升高血糖,月饼皮最主要的原料一般是精制面粉,它照样会升高血糖。
事实上,月饼的这种“无糖”声称并不合格,因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一种食品如果要声称“无糖”,要求满足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 100 克或 100 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 0.5 克(指碳水化合物)。月饼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可能低于0.5%,
由此可见,“无糖月饼”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无糖食品”。所以,需要控制血糖的人千万不要因为是“无糖月饼”就开怀大吃,不妨与家人分享一整块月饼,或者选择个头很小的月饼,这样“浅尝辄止”,既能跟家人一起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又不至于造成血糖升的太快。
另外,即便是血糖控制没有问题的人,吃月饼也不要贪嘴,毕竟月饼属于高脂肪、高热量的食品。
“保健”月饼,不一定真的保健
还有很多商家声称自己的月饼中使用了燕窝、鱼翅、鲍鱼等山珍海味,自称有保健作用。但面对这些月饼需要警惕这些问题:
1不会更有营养
鲍鱼、鱼翅、燕窝等虽然是一种美味、高价的食品,但并不比其它普通食物更有营养。它们所谓的健康功能,几乎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大多只是营销的手段。更何况月饼当中,鲍鱼、鱼翅、燕窝等只是少量添加罢了,能发挥的作用实在有限。即使真有所谓的保健作用,那得吃多少月饼才能起到作用呀?
2有污染风险
如果鲍鱼、鱼翅、燕窝处理不净,月饼保存不当,就会有比较大的安全风险。另外,加入鲍鱼、鱼翅等动物性原料的月饼,会更容易滋生细菌,也会增加安全风险。
3盐分较高
为了配合食材的风味,这些咸味月饼可能都会添加盐。对于高血压等病人来说,过量食用这些“保健”月饼,很容易造成盐分摄入超过健康推荐量。
五仁月饼是不错的选择
五仁月饼,一般馅料中含有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坚果,坚果,含有丰富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而且这些坚果还能帮助降低月饼的餐后血糖反应。另外,相对来讲油脂含量略低,所以,从营养角度来讲,五仁月饼算相对比较健康的选择。
自制月饼,不要瞎买!
随着微商的兴起,自制月饼在朋友圈也备受追捧,很多朋友也找你推销自己的自制月饼,还自称“无添加”、“不含防腐剂”。要不要买呢?
其实,朋友圈的很多自制月饼,并不一定是专业糕点师做的,很多人只是兼职或者是烘焙糕点的爱好者,做了赚点外快。做的也月饼有多好,更多时候只是自卖自夸。
而且,自制月饼宣称的“无添加”也只是噱头,因为很多原材料本身就是添加剂成分,如淀粉可以做增稠剂。只要我们能保证使用的添加剂合理,也完全不用担心有安全问题。
事实上,如果一味不使用食品添加剂,月饼的质量也很难保证。比如,如果没有合理使用防腐剂,月饼中的面粉容易发霉、油脂容易氧化……你还敢吃吗?
需要提醒的是,朋友圈的自制月饼大多都是依靠朋友之间的信任进行销售,但是这种信任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障,反而会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现在很多微商鱼龙混杂,也没有卫生许可证,做的东西实在是难以让人放心,如果出了问题也很难追究。朋友圈各种自制月饼,购买还是要慎重。
适宜不同人的健康吃法
月饼的最大问题,在于糖和脂肪含量较高,热量也很高。不过,如果一年只吃这一次,不拿月饼当饭吃,适当地吃,也是无可厚非的。
1要控制血糖和热量的,分小块吃
不妨把月饼切成四分之一甚至八分之一的小块儿,每次吃一小块。尽量买小个的,比如迷你小月饼。这样既可以品尝到多种口味,也不用太担心血糖升高太快、容易长胖等问题。
2高血压、高尿酸的,不吃咸味月饼
含有海鲜、水产品的月饼,虽然原料添加量不明确,但是,口味是咸的,含盐量也不低。痛风、高尿酸、血压高的朋友们,还是要尽量少吃或不吃。如火腿月饼、蛋黄月饼、榨菜肉月饼、牛肉月饼等,都要小心了。
3减少正餐的主食,增加活动
如果已经吃了或者打算多吃月饼,在正餐的时候要减少主食,均衡下热量。趁着假期到来,多多活动吧。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