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百家论坛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为什么说病死猪肉不宜吃?

 时间:2013-11-18 01:48:00  来源: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  作者:阮光锋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近日,警方在安徽侦破一起销售病死猪肉的案例,涉案者收购、加工病死猪肉达20余吨,并制成捆蹄、香肠等食品流向4省9个市县市场。病死的禽畜肉对人体的健康有严重危害,应该严厉打击,病死猪肉也不能食用。病死猪肉有哪些危害呢?
 
  病死畜禽肉是指生畜禽在病死后没有经过放血,且没有经过兽医卫生检疫的畜禽肉产品。由于病死畜禽肉的死亡原因不明,病死的畜禽肉极易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这些肉中极有可能存在未知的毒物,如果食用病死的畜禽肉,极有可能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
 
  一般的烹调无法保证安全
 
  一般来说,在畜禽肉烹调时,高温处理是可以杀死病死畜禽肉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微生物、致病菌。但是,病死畜禽中的有些病原微生物是普通家庭熟制很难甚至无法将其破坏的,如果食用易对身体造成危害。
 
  比如,声名显赫的疯牛病元凶——朊病毒,这种病毒就许多消毒措施和药物具有很强的抵抗力,126℃高温下保持30分钟 仍存活, 136℃高温处理60min 才能杀死,煮沸 3小时不能完全灭活,所以,普通家庭烹调很难完全将其杀死,如果食用,可能使人得克雅氏病,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克雅氏病是一种主要发生在人身上的可传播的脑病,与疯牛病有潜在的联系。
 
  即使高温烹调杀死了病毒及致病微生物,但是,细菌产生的毒素有可能没有被破坏,人吃了这样的肉还是可能中毒。比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常见的病原菌,这种细菌本身不耐热, 100摄氏度10分钟就死了,但是,它产生的毒素——肠毒素,100℃处理30分钟也无法杀死;
 
  而且,由于病死畜禽肉中的微生物数量往往比较多,家庭烹调依然可能杀菌不彻底,同时,还有很多微生物的孢子也是耐热的,即使杀死了微生物,但是孢子依然没有杀死,冷却后孢子可以继续生长繁殖,比如,肉毒梭状杆菌不耐热,100℃下处理10分钟就可失活,但是,其孢子就非常耐热,一般煮沸1-6个小时才能杀死,或120℃高压蒸汽下10分钟以上才能杀死,做成香肠吃危险就很大。如果使用存在微生物毒素或者孢子的病死畜禽肉,将面临较大的风险。
 
  危害多样,不容忽视
 
  病死畜禽类在死前很可能使用过大量的兽药治疗,病死畜禽肉中的药物残留就会比较高,如果食了这种猪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广西曾有两个家庭因为食用病死猪肉而导致兽用阿托品中毒的案例,结果导致两个家庭8名成员全部出现中毒表现:全身发热、坐立不安、头痛、心慌、口干难受、醉酒步态等症状。
 
  有些畜禽是因为误食了大量剧毒农药、鼠药或含有这些物质的饲料而造成死亡的,这些物质同样会在人食用了这种肉后对人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如果食用量大,对人的危害将是急性的,甚至是致命的。
 
  病死畜禽肉往往也会有腐败变质的问题,不但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等易腐败变质转化为对人体不利的腐败产物,常见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主要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草毒碱等,食用可导致食物中毒。
 
  防止人畜共患病也是关键一环
 
  病死的畜禽很多是因为患上了的各种疾病,其中一部分疾病也是可以发生在人身上的,如旋毛虫病、猪日本脑炎、猪流感、炭疽、结核病、、血吸虫病、囊虫病、弓型虫病等数十种,这些病原均能使猪和人致病,人类也十分容易被传染。病死畜禽身上的寄生虫、病原菌,进人人体后会长期潜伏下来,一旦发病后果不堪设想。即使一些寄生虫、病原菌可以被高温杀死,但是在清洗、切片等处理过程中也很容易感染人类,尤其是一些通过空气就可以传播的疾病,如最近几年的猪流感、禽流感等就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给人类,如果食用流感死亡的畜禽肉,很可能造成疫情的传播,对人类生活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目前,我国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规定,病死畜禽尸体要及时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出售或作为饲料再利用。农业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规定,病死畜禽应该进行无害化处理。常用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深埋、焚化、焚烧等方法,饲料、粪便也可以发酵处理。
 
  所以说,病死的畜禽肉不能吃,更不可为了谋取利益而拿到市场上出售,坑害别人。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