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愿望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孩子不仅是家庭的未来,也是国家的未来,关爱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是大多数人的心愿。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不法商人却为了逐利公然在孩子的身上打主意。三聚氰胺奶粉、导致大头娃娃的奶粉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深深刺痛的不仅是家长的心,还有全社会的心。为了避免同类事件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发生,一些家长不怕麻烦,不惜金钱,到香港,到其他国家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其阵仗令香港限购,一些国家也警惕有加,生怕搅乱了本国市场。笔者虽然没有那么小的孩子,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欲哭无泪。这已经不是丢不丢脸的问题,而是我们真的无能保护我们的孩子吗?
相信对于这样的情况有关部门也十分焦急和急于解决。4月30日新华网发布消息,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有关部门对婴幼儿食品开展了重点风险监测。在最近对830份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的监测中发现,807份样品检测合格,标称“贝因美”和“亨氏”“旭贝尔”品牌的23份以深海鱼类为主要原料的样品有汞含量超标情况。当地食品监管部门立即依法对相关企业开展了监督检查,要求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亨氏(青岛)食品有限公司和江苏盐城富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立即召回问题产品,并依法进行查处。虽然查出了问题,但我心却一阵安慰。第一,把婴幼儿食品作为重点风险监测食品,说明我国的监管正在顺乎民意,把孩子的饮食健康放在重要的位置。第二,不护短。有问题就是有问题,谁的问题就是谁的问题,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者不是不讲理,要食品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这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有关部门一面说这好那好,一面丑事频频曝光,消费者怎么会怎么敢相信国产品牌?这些部门又有什么信誉可言?第三,最重要的是,经过溯源,超标的食品是由于原材料用了深海旗鱼和金枪鱼,这两种鱼的汞含量较高,由此而超标。而且此次监测发现的问题样品平均监测值为0.03mg/kg,风险性评估已经确定对孩子没有健康影响。尽管如此,为维护我国法律的严肃性,有关部门还是依法进行了查处。
尽管涉及企业不是恶意而为,但民以食为天,孩子更是天上天,对婴幼儿食品要比普通食品更加慎之又慎,这件事对两企业是个教训-----要考虑某些食品原料对食品产品的影响。也给其他企业敲响了警钟,全行业如能举一反三,善莫大焉。
据报道,中国此类食品的总汞要求是0.02mg/kg。我疑惑,其他国家和地区呢?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呢?一查,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香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只有对成人的相关食品的限量有汞含量要求,婴幼儿的此类食品无汞含量要求!再查,中国婴幼儿的GB 10775《婴幼儿辅助食品 苹果泥》、GB 10776 《婴幼儿辅助食品胡萝卜泥》、GB 10777 《婴幼儿辅助食品 肉泥》、GB 10778 《婴幼儿辅助食品骨泥》、GB 10779 《婴幼儿辅助食品 鸡肉菜糊》、GB 10780 《婴幼儿辅助食品番茄汁》 的汞限量均设在0.02mg/kg。
由此我不解,(1) 厂家用深海旗鱼和金枪鱼是因为营养还是因为廉价?如果是因为营养,如果不影响健康,孩子是否有必要放弃这两种鱼?(2) 为什么那些先进国家和地区不制定婴幼儿此类食品的汞标准?是因为他们此类食品没有鱼原料还是认为孩子吃得少可以忽略不计?他们的婴幼儿食品没此类标准,到国外或香港买此类商品保险吗?(3)众所周知,鱼类较其它原料较多含汞(世界如此),我国的婴幼儿标准所有标准不管原料如何都把汞限定为0.02mg/kg,有没有不合理的成分?鱼含优质蛋白质,很多家长都愿意给孩子吃鱼,今后家长如何把握这个度?希望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解释。
真心希望婴幼儿的所有食品都能成为风险监管的重点食品,让全中国的父母都放心,宝宝能安全健康地成长,我想这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