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氰胺问答
图片来自gettyimages
(1)什么是双氰胺?和三聚氰胺有什么联系?
双氰胺(DCD)亦称二氰二胺,是氰胺的二聚体,也是胍的氰基衍生物,它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化合物,通常不被界定为"毒性"物质。它是一种肥料添加剂,作用是提高铵态氮肥的利用率,延缓铵态氮转化为硝态氮,减少对水质等环境的污染。
(2)双氰胺有哪些用途?
双氰胺可以用作化工原料,以及医药和染料中间体。比如,工业生产中,双氰胺可用于制取胍、硫脲、硝酸纤维素稳定剂、钢铁表面硬化剂、橡胶硫化促进剂、印染固色剂、人造革填料、防火涂层,包装材料和粘合剂等;医药工业中,双氰胺可用于制取硝酸胍和磺胺类药物等。双氰胺也可以用来制取三聚氰胺,那是早些年间的事情了,现在大多是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
(3)新西兰奶粉中为什么会有双氰胺?
新西兰奶制品中检出双氰胺的原因很可能是农民在牧草上喷洒双氰胺,造成奶牛摄食牧草后,在牛奶中有残留。而农民将双氰胺用于牧草的目的是可增加牧草的产量,还可防止肥料的副产品硝酸盐流入河流和湖泊,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双氰胺复合肥料可控制硝化菌的活动,使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得到调节,减少氮的损失,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牧草喷洒双氰胺,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硝酸盐污染地下水。这种硝化抑制剂在全球的应用十分广泛,美国、日本和我国都批准其作为化肥使用。草有双氰胺,奶牛吃草,残留双氰胺随之进入奶牛乳汁,最后在奶粉中检出。目前的基本判断是乳品中有双氰胺不是源于蓄意添加,和三聚氰胺事件不同。
(4)有双氰胺的奶粉会对婴幼儿的健康产生危害吗?
事件发生后,新西兰初级产业部MPI披露,自2004年起,经过该部认可,该国一些企业开始将双氰胺化肥施用于牧草。MPI表示,该项技术在广泛应用之前,已经经过了多方的试验,结果表明,不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也不会对人畜健康带来损害。主要是因为其几乎无毒,而且在牧草中能够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
事实上,因为双氰胺是被认为毒性很低,所以绝大多数国家在食品领域对双氰胺没有一个限量标准。据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不小于10g/kg,属于低毒或无毒。目前的毒理学研究主要囿于对眼及皮肤粘膜的刺激,还未有人食用后的毒性报告,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认为其不具备致癌性。
欧盟规定,人体每公斤体重每天摄入1毫克的双氰胺是安全的。按照这个标准计算,根据目前在新西兰液态奶所检测结果只是在少数样品中检出DCD,以残留量为0.46 mg/kg计,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每天要喝100多公斤的奶,或者几十斤的奶粉,才会超过这个安全值,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乳品中DCD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很低,没有必要对这件事恐慌。
(5)新西兰双氰胺事件和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区别在哪里?
新西兰双氰胺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本质是不一样的。三聚氰胺是人为蓄意添加,属于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已列入卫生部公布的“黑名单”;而双氰胺是农业生产上的需要。
DCD不是人为故意在新西兰食品中添加或使用的,它是被当做肥料添加剂用来使用的,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少硝酸盐进入水中,对于保护环境也有一定促进作用的。而三聚氰胺事件是由于人为将有害物质非法添加到牛奶中的,影响十分恶劣。
DCD在食品中含量很低,毒性也小,因此对健康风险很低;而三聚氰胺,尽管毒性也不高,但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添加量很高,故对婴幼儿的健康风险很高,造成了29万多婴幼儿的泌尿系结石。
(6)是否该制定食品中双氰胺的限量标准?
由于DCD在乳品中的检出率不高、含量低和毒性也低,对消费者健康的风险小,不符合我国制定食品中污染物标准的条件和国际游戏规则,从科学上来讲,不需要制定。如果制定后作为监管一句,则会不必要地增加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和实验室的检测工作量。详见:应该制定乳品中双氰胺限量标准吗?---陈君石
【本文版权属于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hinafic.org),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media@chinafic.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