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位置:首页 - 最新专题 > - 内容详情

新闻资讯

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

 时间:2016-06-24 12:05:03  来源:CFIC  
  风险交流要突出它的及时有效和透明真实,尤其是要在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和行业组织和政府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个清晰互通的对话机制和风险交流的体制。在这里,科信小编收集整理了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分论坛各位专家的发言。

  1. 杜晓曦:食安风险交流需要强化专业性、敏感性和常态性

  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监三司副司长杜晓曦在主题为“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表示,风险交流就是各利益相关方围绕食品安全风险及其相关因素交换信息、意见和看法的过程,它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食品安全管理手段,也是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的风险交流工作已经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制度机制、人员队伍、方式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罗云波:我国食安风险交流成效已显 建议探索精准交流新模式

  2016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6月14日在京举办。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活动之一,邀请有关部门负责人及嘉宾围绕宣传周主题演讲,并有多个分论坛活动。图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发表演讲。

  罗云波表示,目前我国已经从国家层面上加强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探索,风险交流已逐步向制度化、法治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但同时还存在能力、动力和效力等问题,还存在科学传播空间被市场化为导向的媒体环境挤压的问题。

  因此他强调,在新媒体时代,要想促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必须放弃陈腐观念,建立基于人民群众需求的、符合公众认知规律的、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风险交流新型交流模式。

  3. 中粮杨志刚:构建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中粮集团质量与安全管理部副总监杨志刚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风险交流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粮对内部、对相关方、对消费者和主管部门均开展了风险交流工作,中粮提出的全产业链战略,并不是说种植、养殖、加工、收储和销售等都必须由中粮来做,而是指中粮要对这些环节的质量安全要素进行全面控制,把住质量安全关。

  4.中国农科院李祥洲:食品安全问题报道中将近一半是谣言

  中国农业科学院质标所政策信息研究室主任李祥洲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通过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舆论分析发现,其中将近一半是谣言、传言,有些属于消费认知问题,有些属于企业之间,包括国外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从而制造出来的问题。

  5.王守伟:食品行业面临不平衡局面 需推进供给侧改革

  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北京食品研究院院长王守伟在主题为“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表示,我们国家用三十年的时间演绎了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但是在满足了人民需求的同时,出现了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局面,东部非常发达,西部水平相对较低。

  对此,王守伟表示,发达地区的大量食品是由相对不发达的地区提供的,而发达地区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比较高,这是一个矛盾条件。由此可看出,我国食品产业的发展还达不到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消费水平这个需求,因此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6.康师傅贾先德:食品安全需要五指握紧“重拳出击”

  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康师傅中国区董事长贾先德在主题为“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表示,食品安全环境的治理和维护需要社会共治,就像一个拳头需要握紧五个手指头,包括政府、专家、企业、消费者和媒体,五个必须在一起才能“重拳出击”,才能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其中,媒体要很负责地报道,专家很专业的科学的科普,企业负责任的经营,而消费者要有正确的认知和观念,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好。

  7. 华英董事长曹家富: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主体

  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家富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企业自律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主体,我认为非常准确,要想国家整个食品安全工作做好,食品企业自身的自律、管理和监督是非常重要的。”

  8. 徐景和:风险治理理论是食品安全工作金钥匙

  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法制司司长徐景和在主题为“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表示,风险治理理论,是食品安全法律设计的基石,它是理解整个食品安全工作的金钥匙。找到这把金钥匙,就找到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切入点,抓住了食品安全治理的着力点,抢占了食品安全治理的制高点。


  9. 包大跃:我国食安风险交流第三方平台机制还需完善

  6月14日,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召开。科信中心首席顾问包大跃在主题为“风险交流与食品安全”的分论坛上表示,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过程中,第三方平台能对政府主导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进行协同配合,另外也能搭建各利益相关方自己的风险信息交流平台,同时发挥专家中立客观的作用,提供多渠道的食品安全营养等方面的信息。

  包大跃表示,在国外发达国家,第三方平台均是在吸取政府经验教训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非常丰富。但在中国这样的机构还比较少,经费和人力有限,作用机制也还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健全法规、完善机制、培育扶植、畅通渠道、促进交流。

  10. 赛默飞世尔科技王朋:应进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监控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战略市场总监王朋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食品安全问题存在于方方面面,从植物、动物生长过程,到最终食品加工、包装,到最后的餐桌,整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食品安全进行监控。

  11. 食药监局柴保国:高度重视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

  6月14日,以“尚德守法 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6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国家食药监总局食监二司副司长柴保国指出,当前互联网食品经营者越来越多,造成互联网食品问题看上去越来越多,互联网经营的虚拟性、跨地域性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带来较大挑战。不过,依据新《食品安全法》对网络食品交易的明确规定,食药监局对互联网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同时对食品安全风险交流非常重视。

  12. 法学会王伟国:互联网是实现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双刃剑”

  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王伟国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食品安全实行社会共治的前提是共识,共识达成必须通过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风险交流”是一个舶来品,如何让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结合国情。 互联网是进行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双刃剑”,通过互联网技术“好评”和“差评”,让好的商品得到推广,不好的用脚投票。

  13. 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建议加强互联网送餐公司监管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餐饮企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去年通过互联网送餐公司实现的餐饮行业的销售超过2000亿,但互联网和餐饮企业结合O2O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 

  姜俊贤建议,今后对餐饮企业,以及互联网送餐公司是否有送餐条件要进行约束,加强对送餐员身体健康、送餐设备等的实际监管。此外,建议将来对注册的送餐公司水平和能力、设备设定相关要求,目前存在的送餐公司既不是餐饮企业,也不是正规的物流企业,处于游离状态,非常需要加强监管。

  14. 美团大众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6方面保障食品安全

  美团大众点评高级副总裁、美团外卖总裁王慧文在今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指出,美团餐饮团购、外卖发展迅速,也带来一定考验,美团大众点评从业务流程落地、管理内化、产品强化、规则规范、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保障,推动互联网+餐饮迈上新台阶。
-----点击了解详细内容


 


整理:李书泉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