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抽检解读2016
时间:2017-01-02 10:30:00
来源:原创
作者:CFIC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是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动员各界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基石”。2015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关于做好食品安全抽检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实现食品抽检全覆盖和检验结果全公开。这一新举措也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并得到普遍好评。广大读者不但从公布的信息中了解到市面上各种食品的合格情况,而且可以从中提高自身的食品安全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武装自己,指导消费,我们组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以下简称“科信中心”)的专家组,同时邀请国内权威食品专家就公布的抽检信息为读者连续进行科学解读,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抽检信息。现将过往的解读信息按时间顺序整理,便于大家查询和获取。
1.氰化物出没,白酒还能喝吗?
2015年10月至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白酒943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42批次,其中, 有5批次样品中氰化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量报道称白酒含有剧毒物质氰化物,造成了公众的大面积恐慌。针对该问题,河北省唐山市疾控中心张德文从白酒中氰化物的来源、氰化物有标准限定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指出白酒中氰化物在标准限量内是安全的,超标就是不合格产品,应该处置。但同时,不管白酒中的氰化物超标与否,为了身体健康,公众都应该少喝酒。
2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能放心吃吗?
2016年2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通告,共抽检样品198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其中有2批次为阪崎肠杆菌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王加启先生指出,奶粉中可能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风险,但它并不可怕。消费者如果能采取恰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3.婴幼儿配方乳粉维生素C不符合标准,能放心吃吗?
2016年2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通告,其中,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装三能婴儿配方乳粉(1段)检出维生素C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低于标准规定含量)。针对该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指出,维生素C含量低于标准,说明是不合格的产品。维生素C含量低于标准,如果给宝宝食用,可能造成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风险,从而影响健康。但如果只是某一段时间,某一批产品的维生素C低于国家标准,一般并不会对婴幼儿健康产生危害。
4肉类中的兽药残留到底有多可怕?
2016年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检通告,在抽检的374批次样品中有8个批次肉类及其制品不合格,原因是其中的磺胺类、土霉素、氟苯尼考、沙拉沙星、恩诺沙星兽用抗菌素残留超标。针对该问题,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安全评价室主任徐士新研究员指出,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是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虽然抽检不合格产品抗菌素药物残留超标量不足以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国家也不会放任兽药残留超标的肉产品流入市场,经常性的肉产品兽药残留监测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消费者健康。
5.白酒检出甜蜜素,有安全问题么?
2016年,3月 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白酒943批次样品,抽检检验项目合格样品901批次,不合格样品42批次。其中10批次样品检出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虽然此次抽检的甜蜜从量上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白酒中加入甜蜜素是一种违规行为,不论是否有危害,都不应允许销售。
6.蜜饯食品多个指标不合格,该如何认识?
2016年3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检通告,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等3类食品206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0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其中3个不合格批次是水果及其制品(主要是蜜饯)。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元晓梅主任指出,此次抽检的不合格蜜饯产品虽然安全检测超标严重,但从二氧化硫等每日允许摄入量角度来看,只要不是大量食用,是不会带来太大的健康风险。对于喜好蜜饯的人,应该到正规的地方选择正规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7.在食品中发现化学物质EDTA-二钠,你吓着了吗?
2016年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的水果制品——由柳州汇之佳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西南宁市庄家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香草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检出值为0.35 g/kg,而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香草榄中检出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属于违规添加,不得销售,并应予以查处。但在使用范围内、按照规定的使用量合法使用这类食品添加剂,生产出来的食品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8.一款奶粉十项指标不合格,奶粉安全战任重道远
2016年7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2016年6月份配方奶粉抽检结果,两家奶粉品牌的配方奶粉抽检被检出不合格,分别是雅贝氏婴儿配方奶粉、燎原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燎原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时雨老师指出,劣质奶粉对婴儿的健康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对于目前国内消费者盲目追求洋奶粉的做法,时雨老师告诫消费者不要过分迷信洋奶粉,更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公开发布整改工作的后续信息,从而推动食品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9.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还能放心喝吗?
2016年7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6年海南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来源于海南省25家生产单位的32批次瓶(桶)装饮水的抽检结果表明,有30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的包装饮用水(16.8L/桶)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熊正河教授指出,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对于身体免疫能力低下者,应尽量减少饮用瓶装饮用水,如需饮用,最好选择充有二氧化碳或者经过巴氏消毒过后的瓶装水。
10.坚果的过氧化值超标,这是怎么回事?
2016年7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中发布了近期组织抽检的炒货、坚果、酒类、粮食及其制品、饮料5大类食品的抽验结果。本次抽检中, 由南昌艾精隆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葵花籽的过氧化值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何计国主任指出,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是否对健康有害,取决于过氧化值超标的程度。在过氧化值很高的情况下,会由于造成体内过氧化物太多而损伤正常细胞。通常过氧化值超标,主要是反映食品不够新鲜、变质,提示这样的食品不该销售和食用了,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害健康。
11.蜂蜜中检出氯霉素,还能放心吃吗?
2016年7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中,成都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华阳店销售的标称成都市山妹子蜂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槐蜂蜜氯霉素检出值为0.35μg/kg,而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北京市兽药监察所残留检测室孙志文主任指出,检出氯霉素的蜂蜜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应该停止销售。但是,根据蜂蜜的每日摄入量,对正常人群而言,因食用这种检出氯霉素的蜂蜜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几率极低,消费者也不用过于担心。
12.苯甲酸、山梨酸超标,腌菜还能放心吃吗?
2016年8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中,宜家食品专营店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岳阳市天怡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兰花萝卜(腌制脱水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出值为3.5 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g/kg)高出2.5倍;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检出值为1.6 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g/kg)高出60%。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元晓梅主任指出,依照国家标准在腌菜制品中适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并不可怕,更值得我们担心的是腌制蔬菜中的盐分含量。如果是自家制作的腌菜制品,除了注意添加盐的量,还应提防超标的亚硝酸盐及其产生的致癌物亚硝胺。
13.食品中铅超标,该如何认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水产制品、蜂产品、调味品、食糖、蔬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7类430批次食品样品,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24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6个不合格批次产品中有两个批次都是因铅含量超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健康环境发展论坛食品、环境与健康项目李筱薇主任指出,只要食品中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正常饮食就不需要担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几款产品虽然不合格,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也不会每天都吃很多,倒也不用太担心有危害。对于个人来说,均衡饮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尽可能降低由于大量食用某一种铅含量较高的食物带来的风险。
14. 白砂糖中色值超标,能放心吃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食糖类食品。其中某网店所售产品的色值检测结果高于标准规定值。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熊正河教授指出,色值作为区分白砂糖质量等级的标准之一,可用于评价白砂糖在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方面的优劣程度,其指标并不能直接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作出评价作用。色值的高低决定了白砂糖整体质量的优劣。白砂糖作为人体每日糖类摄入主要的来源之一,我们建议合理食用,将白糖的摄入控制在每日25g左右,上年纪的人更应减少糖分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能量的收支平衡。
15 茶中柠檬黄超标,还能喝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茶类饮品。其中某公司所生产的全株苦荞茶(麦香型)柠檬黄超标。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柠檬黄在国标允许的用量和适用范围内,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是在与茶叶有关的过年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茶叶中禁止食用食品添加剂。同时,曹教授还呼吁大家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合法的使用色素类别的添加剂(如柠檬黄),不仅可以是食物变成赏心悦目,也能满足人们对饮食“色香味”的全面追求。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适用范围均是在国家有关部分严格的评估及审核后确定的,只要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16.糕点中脱氢乙酸超标,能放心吃吗?
2016年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中发布了“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6年第3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通告中表示由漯河正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牌月饼(香芋),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出值为0.635g/kg,超过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焙烤类糕点的规定值≤0.5g/kg)。脱氢乙酸是什么?在糕点中有什么作用?脱氢乙酸超标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到美味又健康的糕点?这里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读。
17.活鱼检出孔雀石绿,还能淡定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也都在忙着准备年货,去超市、菜市场买鱼那是必须的。不过,今天(1月28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了201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沃尔玛、永辉、乐购等超市销售的鲜活鱼类被检出了违禁物质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孔雀石绿是什么?有何危害?还能放心买鱼吗?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些信息的意义,武装自己,指导消费,我们组织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CFIC)(以下简称“科信中心”)的专家组,同时邀请国内权威食品专家就公布的抽检信息为读者连续进行科学解读,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抽检信息。现将过往的解读信息按时间顺序整理,便于大家查询和获取。

1.氰化物出没,白酒还能喝吗?
2015年10月至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白酒943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42批次,其中, 有5批次样品中氰化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大量报道称白酒含有剧毒物质氰化物,造成了公众的大面积恐慌。针对该问题,河北省唐山市疾控中心张德文从白酒中氰化物的来源、氰化物有标准限定等四个方面进行解读,指出白酒中氰化物在标准限量内是安全的,超标就是不合格产品,应该处置。但同时,不管白酒中的氰化物超标与否,为了身体健康,公众都应该少喝酒。
2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能放心吃吗?
2016年2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通告,共抽检样品198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其中有2批次为阪崎肠杆菌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王加启先生指出,奶粉中可能存在阪崎肠杆菌污染的风险,但它并不可怕。消费者如果能采取恰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完全可以保障婴儿的健康。
3.婴幼儿配方乳粉维生素C不符合标准,能放心吃吗?
2016年2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通告,其中,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金装三能婴儿配方乳粉(1段)检出维生素C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低于标准规定含量)。针对该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韩军花指出,维生素C含量低于标准,说明是不合格的产品。维生素C含量低于标准,如果给宝宝食用,可能造成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风险,从而影响健康。但如果只是某一段时间,某一批产品的维生素C低于国家标准,一般并不会对婴幼儿健康产生危害。
4肉类中的兽药残留到底有多可怕?
2016年2月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检通告,在抽检的374批次样品中有8个批次肉类及其制品不合格,原因是其中的磺胺类、土霉素、氟苯尼考、沙拉沙星、恩诺沙星兽用抗菌素残留超标。针对该问题,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安全评价室主任徐士新研究员指出,产品中兽药残留超标,是不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应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虽然抽检不合格产品抗菌素药物残留超标量不足以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危害,但是国家也不会放任兽药残留超标的肉产品流入市场,经常性的肉产品兽药残留监测也是为了更好的保障消费者健康。
5.白酒检出甜蜜素,有安全问题么?
2016年,3月 1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白酒943批次样品,抽检检验项目合格样品901批次,不合格样品42批次。其中10批次样品检出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虽然此次抽检的甜蜜从量上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白酒中加入甜蜜素是一种违规行为,不论是否有危害,都不应允许销售。
6.蜜饯食品多个指标不合格,该如何认识?
2016年3月2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抽检通告,抽检粮食及粮食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等3类食品206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202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其中3个不合格批次是水果及其制品(主要是蜜饯)。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元晓梅主任指出,此次抽检的不合格蜜饯产品虽然安全检测超标严重,但从二氧化硫等每日允许摄入量角度来看,只要不是大量食用,是不会带来太大的健康风险。对于喜好蜜饯的人,应该到正规的地方选择正规的产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7.在食品中发现化学物质EDTA-二钠,你吓着了吗?
2016年7月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抽检的水果制品——由柳州汇之佳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广西南宁市庄家铺子食品有限公司分装的香草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检出值为0.35 g/kg,而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得使用。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香草榄中检出了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属于违规添加,不得销售,并应予以查处。但在使用范围内、按照规定的使用量合法使用这类食品添加剂,生产出来的食品就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8.一款奶粉十项指标不合格,奶粉安全战任重道远
2016年7月1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2016年6月份配方奶粉抽检结果,两家奶粉品牌的配方奶粉抽检被检出不合格,分别是雅贝氏婴儿配方奶粉、燎原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燎原较大婴儿配方奶粉。时雨老师指出,劣质奶粉对婴儿的健康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对于目前国内消费者盲目追求洋奶粉的做法,时雨老师告诫消费者不要过分迷信洋奶粉,更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公开发布整改工作的后续信息,从而推动食品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增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9.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还能放心喝吗?
2016年7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2016年海南省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信息。来源于海南省25家生产单位的32批次瓶(桶)装饮水的抽检结果表明,有30批次合格,2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的包装饮用水(16.8L/桶)铜绿假单胞菌超标。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熊正河教授指出,饮用了不合格产品是否会损害健康,取决于产品的铜绿假单胞菌含量和不合格产品的饮用量。对于身体免疫能力低下者,应尽量减少饮用瓶装饮用水,如需饮用,最好选择充有二氧化碳或者经过巴氏消毒过后的瓶装水。
10.坚果的过氧化值超标,这是怎么回事?
2016年7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中发布了近期组织抽检的炒货、坚果、酒类、粮食及其制品、饮料5大类食品的抽验结果。本次抽检中, 由南昌艾精隆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原味葵花籽的过氧化值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何计国主任指出,过氧化值超标的食品是否对健康有害,取决于过氧化值超标的程度。在过氧化值很高的情况下,会由于造成体内过氧化物太多而损伤正常细胞。通常过氧化值超标,主要是反映食品不够新鲜、变质,提示这样的食品不该销售和食用了,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害健康。
11.蜂蜜中检出氯霉素,还能放心吃吗?
2016年7月2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中,成都家乐福超市有限公司华阳店销售的标称成都市山妹子蜂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洋槐蜂蜜氯霉素检出值为0.35μg/kg,而我国的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得检出。北京市兽药监察所残留检测室孙志文主任指出,检出氯霉素的蜂蜜产品属于不合格产品,应该停止销售。但是,根据蜂蜜的每日摄入量,对正常人群而言,因食用这种检出氯霉素的蜂蜜而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几率极低,消费者也不用过于担心。
12.苯甲酸、山梨酸超标,腌菜还能放心吃吗?
2016年8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抽检信息中,宜家食品专营店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岳阳市天怡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兰花萝卜(腌制脱水菜),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出值为3.5 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g/kg)高出2.5倍;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检出值为1.6 g/k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1.0g/kg)高出60%。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元晓梅主任指出,依照国家标准在腌菜制品中适量添加食品防腐剂并不可怕,更值得我们担心的是腌制蔬菜中的盐分含量。如果是自家制作的腌菜制品,除了注意添加盐的量,还应提防超标的亚硝酸盐及其产生的致癌物亚硝胺。
13.食品中铅超标,该如何认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水产制品、蜂产品、调味品、食糖、蔬菜制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7类430批次食品样品,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24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6个不合格批次产品中有两个批次都是因铅含量超标。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健康环境发展论坛食品、环境与健康项目李筱薇主任指出,只要食品中铅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正常饮食就不需要担心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这几款产品虽然不合格,但是一般来说我们也不会每天都吃很多,倒也不用太担心有危害。对于个人来说,均衡饮食、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尽可能降低由于大量食用某一种铅含量较高的食物带来的风险。
14. 白砂糖中色值超标,能放心吃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食糖类食品。其中某网店所售产品的色值检测结果高于标准规定值。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熊正河教授指出,色值作为区分白砂糖质量等级的标准之一,可用于评价白砂糖在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储存条件方面的优劣程度,其指标并不能直接对人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作出评价作用。色值的高低决定了白砂糖整体质量的优劣。白砂糖作为人体每日糖类摄入主要的来源之一,我们建议合理食用,将白糖的摄入控制在每日25g左右,上年纪的人更应减少糖分的摄入,坚持锻炼身体,保证能量的收支平衡。
15 茶中柠檬黄超标,还能喝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了茶类饮品。其中某公司所生产的全株苦荞茶(麦香型)柠檬黄超标。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曹雁平教授指出,柠檬黄在国标允许的用量和适用范围内,是合法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但是在与茶叶有关的过年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茶叶中禁止食用食品添加剂。同时,曹教授还呼吁大家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合法的使用色素类别的添加剂(如柠檬黄),不仅可以是食物变成赏心悦目,也能满足人们对饮食“色香味”的全面追求。各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适用范围均是在国家有关部分严格的评估及审核后确定的,只要合法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16.糕点中脱氢乙酸超标,能放心吃吗?
2016年9月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中发布了“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16年第37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通告中表示由漯河正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金牌月饼(香芋),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出值为0.635g/kg,超过标准(GB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焙烤类糕点的规定值≤0.5g/kg)。脱氢乙酸是什么?在糕点中有什么作用?脱氢乙酸超标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影响?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选择到美味又健康的糕点?这里我们将一一为您解读。
17.活鱼检出孔雀石绿,还能淡定吗?
马上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也都在忙着准备年货,去超市、菜市场买鱼那是必须的。不过,今天(1月28日),北京市药监局发布了201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沃尔玛、永辉、乐购等超市销售的鲜活鱼类被检出了违禁物质孔雀石绿(malachitegreen)。孔雀石绿是什么?有何危害?还能放心买鱼吗?